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新厝镇:以党建引领江阴港城共享区建设 打造产业工人“温暖家园”

2025-07-21 15:22:05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思佳

福清新闻网7月21日讯  走进新厝镇的江阴港城共享区,整齐有序的产业公寓映入眼帘(如右图)。近年来,该片区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公园、幼儿园、小学、中学错落其间,一幅“产业融合、产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图景正徐徐铺展开来。这里不仅是产业工人的“栖身之所”,更成为他们乐业、安居、扎根的“第二故乡”。

作为江阴港城经济区的重要配套片区,新厝镇立足“产中有城、城中有产、产城共融”的发展思路,以“党建链”带动“服务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在共享区内打造“红厝边·巢立方”党建子品牌,为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拎包入住,为产业工人筑好“暖巢”

在共享区产业公寓三期、四期项目施工现场,公寓楼拔地而起,内部装修已进入尾声。

据悉,该片区产业公寓三期、四期项目共建设3424套住宅,涵盖35至120平方米的户型,套房内均配备抽油烟机、热水器等基础家电,预计今年8月底竣工验收后,可满足超1.2万人的居住需求。

2024年6月投入使用的一期产业公寓,目前入住率达95%。小区内部环境整洁温馨,“新厝人”“爱的抱抱”等创意景观小品和互动元素融入公共空间设计,楼道内设有“共享物品箱”“共享工具区”等设施。同时,其配套建设的便民服务中心也已投入使用,设置有“一站式”服务窗口,可办理婚姻登记、社会救助、残疾人事务等10余项业务,极大方便了居民日常办事。

“搬来这里后,孩子可以就近上学,配套齐全,生活很方便。”工人林师傅说,他参与几次社区活动,觉得这里不仅仅是“临时落脚点”,更像是“真正安家的地方”。

这种归属感并非偶然,而是来自一套用心织就的服务与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共享平台

为服务好这群“新福清人”,新厝镇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红色大物业”建设,建立社区党支部领导,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发产业社区治理效能。同时,根据产业工人的集聚特点,吸纳产业工人成为“社区主理人”,引导大家融入社区治理。

“我们希望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激发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新厝镇相关人员表示,该镇针对产业工人的特点,组建“技术帮带团”“邻里调解队”等特色团队,引导大家广泛参与环境治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社区事务,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也让大家对社区更有归属感。

此外,该镇还打造“共创共享空间”,融合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便民服务站、社区书屋、亲子坊、家庭影院、心语空间等功能模块,探索“公益+市场”运营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让党群阵地既有“烟火气”,也有凝聚力。

产城融合,完善产业末梢配套保障

社区温度的背后,是服务精度的持续延伸。依托共享区这一重要平台,新厝镇不断织密服务网络,提升园区承载力,让更多人才在福清落地生根。

围绕“服务链”延伸,该共享区同步构建“3+2+1”生活服务体系,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公园、商圈等多个功能模块。新厝实验幼儿园、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福清一中江阴港城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合理,为职工子女提供就近入学保障;光贤美食街、界下口袋公园、旗山步道等设施逐步完善,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

“党建就是推动产城融合最强有力的抓手。”新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红厝边·巢立方’这个载体,我们不仅服务好了企业发展,更希望产业工人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获得感。”

新厝镇负责人表示,未来,该镇将继续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纽带作用,以“党建+共享服务”打造产业工人深度融入的温暖家园,让红色引擎驱动江阴港城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