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走南闯北福清哥 >> 正文

艺术大师翁祖团:一介布衣成就一座灯塔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介布衣成就一座灯塔

2012-08-07 13:56:31   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记者 张道成/文 滕端钦/图

一介布衣成就一座灯塔

——记融籍大美术型书画篆刻艺术大师翁祖团

复件 _DSC1047_调整大小.jpg

翁祖团在潜心创作

核心提示:

  他是一介布衣,却以执著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成就了传奇的人生。

  1950年11月,翁祖团出生于高山镇高山村。他博采众长,在道德价值观层面,既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与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坚强的气节与情操;又兼备西方人文主义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的平等,具有开放的创新意识。

  求学东瀛,终有所成。他获得京都艺术学院博士学位后,就职于东洋艺术研究院担任主任教授兼院长。他创立的大美术艺术思想,正被世界各地不同的艺术流派所接受,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趋势。

  懵懂画童修行山川中

  翁祖团与画结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身为建筑师和美术家的父亲的影响和启迪。那个年代,父母亲无暇照顾孩子,孩子们几乎都是放养长大的。翁祖团也不例外,在五、六岁的时候,他就经常跟随父亲到野地山川,去逮虫摸鱼、栽树种花,亲密无间地体验着大自然的呼吸和脉搏。

  翁祖团酷爱画画,在他小学、中学时代,就显露出过人的美术天分,他的每次作业都被老师当成“样品”,贴在教室的前面,供同学们学习参考。老师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给了他莫大的鼓励。这时的翁祖团,与美术就如同情窦初开的一对恋人,朝朝夕夕亲密而愉快地相伴而过。那些用黑泥捏成的老鹰小鸡、狮子和地球;用水彩画成的红熟的梭子蟹和盛开的山菊;用水墨画出的河虾和青蛙,都是他的“经典”之作……

  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翁祖团不得不辍学,回到了家乡高山村。这是他一生中最苦闷的一段日子,没书读了,每天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靠“出工”来挣“工分”糊口。但每次出工时,翁祖团总是情不自禁地掏出随身所带的小写生本勾画起来,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一段日子后,翁祖团渐渐有了些名声,福清县文化馆的主管干部得知后,每年都召他到县里搞创作。那时,在福清的山野村庄,经常看到一个身背画夹的年轻人走村串户,画养猪模范,画地瓜丰收等,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

  当时,高山镇有一个石雕厂,可是懂得石雕技术的人才奇缺。厂长很想培养出本地的石雕人才,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翁祖团。初生牛犊不怕虎,翁祖团刚到工厂,就劈劈啪啪地操起工具,一口气就雕出一尊“荷花仙子”的作品,把从福州请来的师傅惊得目瞪口呆……翁祖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山镇石雕厂的“签约”艺人,从这一天起,除了完成县文化馆的创作任务外,他就一门心思地扑在石雕厂里,认真研究石雕。很快,他成了高山石雕厂的台柱子,负责石雕厂样品的创作,几年下来,他雕刻的许多石雕工艺品通过广交会,销到世界各地。[!--empirenews.page--]

  拜师深造练就真功夫

  在文化馆和石雕厂做工,每月可赚1000多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这些却留不住翁祖团的心,他急于找到一位大师,参拜在他门下。翁祖团有一位远房表姑是东瀚镇人,他的爱人是一位世界级的雕塑大师,早年留学巴黎美术学院,建国后他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翁祖团连忙赶往杭州,投奔在他门下。翁祖团的姑丈周轻鼎不问世事,一心关在画室里捏泥团,搞创作。翁祖团到来后,先是帮姑丈打下手。几个月的时间,翁祖团有幸聆听大师教诲,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后来,在姑丈周轻鼎的引荐下,他有幸参拜了姑丈的莫逆之交,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杰出的国画大师潘天寿,成为潘天寿的关门入室弟子。

  翁祖团回忆说,三年多的时间里,在工作之余,他“间歇”式地跑到浙江学艺,他将做好的雕塑、国画作品拿给大师指点,大师只要稍作改变,作品就变得鲜活生动,大师一边做一边给翁祖团讲解。一幅画的布局造型,线条的粗细处理等,在大师的手里是那样的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又是那样的朴厚劲挺,沉着斑斓,和谐流畅。如今斯人已去,翁祖团还时常追忆,说到这里,翁祖团眼角边闪烁着几朵晶莹的泪花。

  1975年,有一批大中专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翁祖团有幸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深造,这也是翁祖团艺途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段时间的学习,他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把分门别类、各自独立的美术种类(画种)视为不同材料、不同手法的表现技法(艺术语言),统一并服从于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美术范畴内,并在这个基磐上再重新开阔美术学视野,拓展表现法的领域,这就是翁祖团后来构建的大美术思想。但在当时,对翁祖团来说还只是一个粗浅的想法。

  博览群书后,翁祖团萌生并实现了一个宏伟的规划,创作《离骚图》。《离骚图》的问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填补了文化艺术界的两项空白。一是用绘画的形式为屈原自传体的长诗《离骚》这部千古绝唱、文坛奇葩作全图写照,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过。翁祖团成为古今中外第一人;二是翁组团经过反复研究摸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意笔重彩”之技法。开创意笔重彩画技法并用意笔重彩法作画者,翁祖团也为古今中外第一人。[!--empirenews.page--]

  求学东瀛构建大美术

  大学毕业后,翁祖团被分配到福建教育出版社,为书本作封面设计和配插图。工作之余,他几乎一头钻进图书馆或是背上画夹,走进山川湖泊间写生。1987年春,翁祖团为了研究以色彩为载体的重彩画艺术,不惜离别亲人漂泊异国,前往日本留学,此时他已38岁了。一年多的苦读,他以当届所有考生中的最高分考取了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成为日本“美的三代流风”传人、著名日本画家上村教授研究室的博士生。

  日本京都市北郊山野腹地,贺茂川的源头侧畔,有个名叫“冬野挥别”的地方,翁祖团留日之初,就住在那里的一座古老的和式房屋里。那是京都有名的小川流煎茶茶道的茶室。白天他花三、四个小时往返于住地和学校之间,晚上,为了生计,在那儿为茶道用陶瓷器皿从事描绘工作。那“冬野挥别”住地,就和它的名称一样,使人常有凄切悲凉之感。那地方虽然也属京都市所辖,却是个林木繁茂,山川起伏的山野地带,不但人烟稀少,且常有狐狸、野猪之类野生动物出没。白天他忙于路途奔波和学业研究,无暇顾及心境,一到晚上和节假日,他就只能形影孤单地独处陋室,忍受寂寞和孤独的折磨。而唯一能使他忘却寂廖而感到欣慰的便是创作。他无休止地画着画着……

  在京都艺大大学院的五年寒窗生涯中,他一头钻进东洋画美学理念中去,吃透了日本画的表现技法,并获取了艺术博士学位。取得了学位之后,他就职于东洋艺术研究院担任主任教授兼院长之职,此后并担任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世界艺术文化联盟(简称:NPO法人世艺联)会长职务。这在旁人看来,也就功成名就,达到终极目标了。然而,对翁祖团来说,却是展翅起飞的开端。他肩负着使重彩画艺术如何从“凤凰涅槃中获得重生”的使命。他经过反复的调合、酿造、提炼、升华,同时添加了东洋美术特有的“广取博采、切实至用;淡泊简约,优雅细腻”的审美意识和“不择手段,让‘美’登峰造极为最终目标”的创作法为养料,慢慢生成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画风。这种画风,既不同于日本画,也有异于中国工笔画。它摒弃了日本画反复涂抹之繁琐,次第堆积之累赘,也剔除了中国工笔画勾线平涂、层层渲染之程式化作业。他把东洋美术中的“自然生动而富有个性化”的美学思想和中国画“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骨法运笔”紧密结合起来,加上他自己对生活的丰富而真切的感受和对艺术独到的见解,成功地创立了“翁派重彩画”体系。“翁派重彩画”的精神面貌,在长达五十二公尺的横幅长卷《离骚图》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在他的独幅作品(诸如《樱花梦》、《岁月》、《翔游》、《航程》、《田野晨露》、《倩影》、《豹狸山鬼》等)中,也有十分突出的体现。“使人感受到如同沉醉于春宵美梦般飘幻迷朦的美感”——在NPO法人世界艺术文化联盟主办的“翁祖团大美术展”中,前来参观的世界各国美术爱好者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如上对他的重彩画艺术的审美感受。人们对其作品的共识,恰如一个个正在倾听天籁仙乐的高人,悠然间被情不自禁地拨动了心弦,享受着美的极乐……。“翁派重彩画”艺术,在当今重彩画革新的路途上,不能不算是一座光彩照人的灯塔。

  近些年来,翁祖团构建和完善了他的大美术理论体系,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对当代美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科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大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世界文化艺术格局也必定是大美术的艺术格局。翁祖团跳出狭隘的画种禁地而广取博采的艺术取向和立足于全方位进行观照统领,潜心立志于造就一个放之四海而皆“生”的大美术格局的艺术观念,堪称当代世界画坛“先锋派”。而国际艺坛评价翁祖团为“技法派鬼才”,文坛泰斗文怀沙先生评价他“作品意境深邃、内涵丰富,是国际画坛上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天才”。

  翁祖团的艺术思想,正以加速度的速度被世界画坛的艺术家们接受,他的作品风靡日本、欧美的上流社会。近20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均以每年20%——30%的涨势在不断增值。国际艺术界和收藏界普遍认为是“当代世界最富实力、最有前途、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大师”。其代表作《离骚图》、《丝路深情》等长卷,价值均在千万元以上。[!--empirenews.page--]

  满腔热情创作献爱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华人心目中的圣事。作为旅日华人艺术家,翁祖团应北京奥运组委会邀请,满腔热情地参加“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活动。5月12日下午4:00多钟,翁祖团刚下飞机,在机场上看到每个人的脸上表情凝重,当他在候机厅的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他的心就像被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沉重的喘过不气来。作为艺术家,他立即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在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他立即将身上所有的钱兑换成10多万元人民币,当晚他又与朋友一道创作了一幅“众志成城,情系汶川;勇往直前,奋战奥运”的画作,连同这10多万元钱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抗震救灾献上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一份赤诚爱心。5月21日的《人民日报》,还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这一次回来,翁祖团足足呆了半年时间。这半年里,他每天早早起床,来到鸟巢奥组委办公室作画,或是跟随奥组委组织的采风团,到祖国各地去写生。这段时间,他平均每天创作出一至二幅作品,参与拍卖,所得钱款全部归公。翁祖团在现场作画,又义卖了多少幅画,他自己没有统计过,但他还清楚地记得最贵的一幅拍到了570多万元。谈起这一段经历,翁祖团至今仍然抑止不住内心激动,他说当时的拍卖善款做了三件事,一部分捐献给北京奥运会,另一部分则捐给了汶川灾区,还有一部分捐给了希望小学。在翁祖团看来,做这三件事都非常有意义。

  少小离家,叶落归根。翁祖团似乎也不例外,最近几年,他回家乡的次数多了起来。他每年都要花一两个月到全国各地去写生,到大学去演讲。目前,家乡的几所大学向他抛去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回家乡任教。翁祖团说,如果时机成熟,他将会回福建,到某个大学创办美术系,为家乡为祖国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