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旅游频道 >> 正文

珠山寺走笔

2011-04-11 09:29:32   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图/文 记者 林秋明

珠山寺一角

村民在探究古寺来龙去脉

  福清有不少古寺,既有名扬海内外的黄檗寺、灵石寺,也有与红色革命相依存的泰山寺、福兴寺。而位于音西街道珠山村的珠山寺,小巧玲珑而又极具特色,默默地在群山之间坐化入定,给人以“养在深山人未识”之感。

  珠山寺始建于何时,已无法确定。不过记者从现存该寺的一块“修建碑记”还是找到一点些价值的东西。该碑记记载:“盖闻圣人设教资神道以化民,佛祖垂慈开法门以利物。融西珠山之麓先朝有伽蓝遗址,迨康熙时建立庙宇,乾隆癸巳刻像祀之,嘉庆戊午添供三宝如来,道光纪元鼎建大雄宝殿,颜曰珠山寺……”

  这段珍贵的记载至少透露出3点讯息:其一,建造该寺旨在教化民众,开化法门;其二,珠山寺是在原来伽蓝寺的遗址上建造起来的;其三,嘉庆戊午年(1798年)添供三宝如来,修建大雄宝殿后,始称“珠山寺”。从第三点讯息,我们可以推测,珠山寺起码有30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它始建于明代或者元代。[!--empirenews.page--]

探骊书院外貌

  珠山寺的成名,源于后面有一座山“形如珠”。后来,寺旁建有面积180多平方米的“探骊书院”,与其相映成趣。该书院外观依旧保存较完好,墙体上的“探骊书院”四个颜体题字浑厚凝重,让记者仿佛看到课桌前弟子们摇头晃脑朗诵程理学说的盛况。

  令记者感到不解的是,穿越2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寺庙里两棵2米多高的山茶树,依旧葱葱郁郁,不曾干枯。两棵古树分别挂着福清市人民政府2008年10月的保护牌,写有“福建古树名木……树龄百年”及编号等字样。记者造访过福清不少名寺古庙,珠山寺这两棵古树享受市一级政府的挂牌保护,足见其价值——这或许也是珠山寺历史的见证吧。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棵山茶树至少有170多年历史。每逢春寒料峭,数百朵洁白的花朵如约绽放,煞是抢眼,成为当地的一景。不少外地人都会慕名前往一睹芳颜。[!--empirenews.page--]

古石臼

  珠山寺内有一口石臼,同样引起记者的兴趣。该石臼通高约47厘米,外径约92厘米,内径约70米。从造型分析,它与古寺同样悠久。据说,这口石臼是当时出家人用来饲养金鱼的。如今金鱼已无,可出家人闲情逸致的品性似乎仍萦绕我的眼前。

  珠山寺是一座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寺庙,布局精巧,建筑古香古色。它的存在不但见证福清宗教文化的深远,也折射出和谐社会之中人们的一种态度,因此具有一定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