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万达广场。郭成辉摄
福清新闻网-福清侨乡报10月25日讯(记者:林明)每到晚上,万达广场、裕荣汇、利嘉中心就开始热闹起来。90后爱聚集在万达广场,因为这里吃喝玩乐一条龙;年轻的父母爱聚集在裕荣汇,因为这里是儿童的乐园和天堂;喜欢小资情调的人更愿意聚集在利嘉中心,因为这里更有特色和新鲜感……
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生活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精神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也从过去的贫穷单一迈入现在的“富美”时代。
吃喝玩乐一条龙
近年来,囊括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不断抢滩福清,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以前购物去渔市街、成龙步行街、向高街,现在更多是去万达广场。”家住福清旧城区的市民林丽告诉记者,过去是为购物而购物,买完东西就走,如今除了购物,还可以吃饭、看电影、唱歌,既能满足购物需求,还可以享受精神生活,真是惬意。
2014年12月5日,福清万达广场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今,万达已入驻商铺124家,平均每天客流量达3万人次左右。像万达广场这样以一站式购物中心为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带给人愉快、轻松、便捷的购物享受,正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
2011年以来,海峡商品交易中心、融鼎新天地、万达广场、裕荣汇、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先后动建或投入运营,我市城市综合体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下一步,我市还将规划建设观溪新城、里美洋新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城市综合体成为推动我市商贸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结构的新引擎。商贸业的大发展又带动了周边地产业、教育行业、服务行业和小商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围绕大商贸、大物流、大旅游,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18年,我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463.3亿元,同比增长12.1%,位居福州市第二。
周末看展成时尚
周末去看展,这已经是福清人的一种生活时尚了。
8月10日,我市举办“春华秋实”美术书法作品展。专门从上迳镇赶来看展的卢贤亮老人是一个书画迷,只要福清办书画展他都要去看看。他说,现在的书画展水平很高,非常值得一看。
确实,如今越来越多福清人的感受和老卢一样。仅福清美术馆开馆两年来,就先后举办了18场高规格的艺术展览,包括“意象”薛行彪油画展、“晴风意蕴”北京画院花鸟画名家作品展、“意写群山”王辉油画艺术展、“三象合一”石齐艺术展这些高水平的名家作品展。市美术馆累计接纳参观者数万人次,成为艺术家交流展示的重要阵地和文化惠民、美育教育的新平台。
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前往市图书馆,在书海里徜徉。科技馆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与新科技零距离接触,领略先进的科学技术。“自从小三馆对外开放后,我们一家三口就成常客了。”市民王先生说。
除了依托美术馆这个平台外,我市还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仅今年上半年,市文化馆就推出公益课程培训5期60课时、专题讲座2期、古琴雅集3场、公益演出3场、图片展览10场次;市图书馆开展亲子活动、公益讲座、阅读活动、数字推广等36期;市博物馆举办书法美术展览、古琴进校园等活动6场……
此外,今年以来,我市还精心组织公共文化活动,结合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举办了第10届福清市“闹元宵·看民俗”民间民俗文化节、“我们的节日”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21场。突出惠民主题,推进“文化惠民乐万家”走实走深,开展主题文艺下乡巡演2场、优秀传统闽剧展演3场,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基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培育高端主题,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为主导,引进高雅艺术演出8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养。
消费模式大变革
今年3月份,福清城区公交已有175台车辆可实现“扫码支付”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对习惯手机支付的年轻人来说,这场变革来得太及时了。长期以来,城区公交车只能支持投币和刷IC卡,如今,支付变革也悄悄来到了福清人身边。
“不用找零钱,太方便了。”市民张阿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出门,身上一定要带现金,后来流行刷银行卡,如今,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她让女儿教会自己如何用微信支付。女儿还教会了她网上购物。“从逛街购物到网络购物,生活越来越方便了。”张阿姨说。
淘宝2013年度对账单首次公布了网络消费的百强县(市),福清市用户2013年人均网上购物达到80笔,网络风暴正在改变着福清人的消费习惯。
去年10月12日,我市还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这意味着我市农产品将借助阿里巴巴这个大平台卖到全国及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改变福清人的消费模式,促进福清大零售、大商业、大贸易的繁荣,让老百姓不断融入体验和互动式购物中去,享受到更便捷、更惠民的服务。
70载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如今的福清,正朝着富庶、文明、开放、和谐、美丽的目标前行,勤劳智慧的福清人民正大踏步走进“富美”生活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