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是网络谣言的高发领域
福建杨梅产季已进入尾声。近日,营养师阮光锋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回应关于杨梅的三大谣言。
吃一颗杨梅等于吃10条虫子?杨梅果肉中的虫子实则果蝇幼虫,生来以水果为食,不携带传染病菌,并无食用风险,盐水浸泡即可轻松去除。
杨梅都是注胶的?搓洗杨梅后留下的胶状物其实是它的果肉,给杨梅注胶费时费力,还容易破坏果肉,不利储运,得不偿失。
杨梅都是染色的?清洗杨梅时“掉色”,实际上是果肉中富含的水溶性花青素,染色可能性极低。
作为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已不是第一次为杨梅辟谣了。年年辟谣却年年有谣言,这让阮光锋很无奈。
早前,新华网主办的中国食品辟谣论坛发布数据称,网络谣言涉及的诸多领域中,食品类别占比最高,达45%。“舌尖上的谣言”通常具有标题夸张、无明确时空信息、假专家坐镇、呈现形态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特征。同时,“季节谣”“旧谣翻新”现象显著。每当时令农产品上市,老谣言便新瓶装旧酒,添油加醋,死灰复燃。
食品安全信息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舌尖上的谣言”不仅易引发消费者恐慌,甚至冲击了农业产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在专家看来,只要具备基本常识,这些谣言便不攻自破。但科普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尤其是面向老年人等谣言易感人群。
福建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厦门市海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巫晓强说,遇到不少迷信食疗以致贻误病情的病例。高血压患者听信绿豆汤、南非叶降压谣言,擅自停用降压药,结果血压不降反升;糖尿病患者盲信红豆杉根降糖法,血糖越吃越高。谣言经常针对患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定期复诊。
作为专业科普工作者,阮光锋说,在给家人辟谣时,他们似乎更容易相信别人。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成因——谣言总是比真相更吸引人,人们对未知的人和事更容易抱有幻想,更愿意接受符合自己认知的说法,对颠覆认知的观点天然存在抗拒心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普无法开展。阮光锋分享了家庭场景中的科普策略。
“科普从娃娃抓起,给小孩子科普更加容易,且能通过孩子影响老人,减少老人的抗拒心理。”阮光锋认为,家庭科普应以常识为主,而非高深的科学理论或仍处在论证阶段的前沿研究。更重要的是,科普要具有人情味。“对老人多沟通、多陪伴,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科普,譬如中老年人表情包,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偏见。”
培育谣言治理新生态
“舌尖上的谣言”滋生并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谣言治理,首先要用正确的知识快速反击,主动展开正面宣传,传播普及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让真相跑赢谣言。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治理,对社会上流传较广的谣言进行第一时间辟谣,通过专题讲座、电台广播等方式传播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权威信息,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
科学辟谣,需要专业支撑。早在2011年,我省便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库,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面对“舌尖上的谣言”,他们及时提供科学权威的专业咨询、释疑解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实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提高造谣传谣违法成本,同样重要。
业者认为,违法者炮制食品安全谣言,大多出于博取关注,吸粉变现,乃至敲诈勒索等目的。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一些通过网络传播食品安全谣言扰乱市场秩序、从中牟利的恶劣行为严惩不贷,提高执法震慑力。
谣言治理,不仅需要政府强化监管,更需要凝聚全社会智慧与共识,引导企业、媒体、专业机构、公众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合力共治,构建辟谣新生态。
(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