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10月14日讯 (记者 夏巧鸿 黄海玲)初秋的一场大雨过后,渔溪镇下里村一片200亩地里,种植大户李典风带着几个农户在清除田沟旁的野草,让久违的雨水好浸润土地。
“再生稻技术可以实现一种两收,产量比普通水稻要高。这一片的再生稻7月下旬收割过一次,再过些时日,新一轮的稻谷又将成熟,预计可实现产量300-500吨。”站在田埂上,李典风一边指挥农户清沟一边和记者聊起来,“近年来,政府对现代农业十分重视,今年每亩能拿到300元的补贴,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今年54岁的李典风,开朗、健谈,说起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头头是道。
2008年,李典风在别人的承包地里打工,看到种植蔬菜能取得不错的效益,不甘于打工的他萌生了承包土地自己种植的想法。当时,经营蔬菜批发的两个好朋友也有同样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那时,福清正着力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李典风他们迎着这股东风,共同出资50万元,借助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下里村的一片集体耕地和农民承包地。
“当时第一年承包了60多亩地,第二年做到了100多亩,第三年增加到了500多亩……”李典风记得,2015年以前,一亩地大概平均能赚3000元,有时候能达到5000元。“这些都是扣除成本后的收益,对我们来说是很可观的。”随着收益的增加,承包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从2008年9月到2015年间,他们最多承包种过1130多亩地。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李典风的种植基地还吸纳了不少周边村子的闲置劳动力。“农忙的时候,一天多则50人,少则10余人,来帮忙的大多是邻村村民。”李典风说,种植基地需要人手,所以村民们虽然把土地流转出去了,但还是可以来基地打工,一年还能增收3-5万元。
半年水稻、半年蔬菜。李典风的承包田一部分在渔溪镇、一部分在上迳镇。进入10月,随着再生稻收割结束,经过水源管理、施肥等前期准备,农田还将根据时令,陆续种上花菜、莴笋、包菜等作物。“产量好的话,莴笋可实现亩产10000斤左右。”李典风说。
种下希望就会有收获。依托合伙人在蔬菜批发市场上多年累积的销售渠道,他们的蔬菜远销广州、浙江、上海、湖北等地。“每到蔬菜收获季节,各地的蔬菜批发商就会到田间地头来收菜。”吴智海告诉记者,他是李典风的合伙人之一,只要风调雨顺,每年各类蔬菜、水稻的销售额平均可达400多万元。刨除成本,每个人可以分40余万元。
当然,种植经济作物并非年年都能赚到钱。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的亏损后,李典风还是依然坚守着土地。“转亏为盈没两年,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差点又让我们折了进去。幸亏政府的及时相助。”提起年初的紧张,李典风记忆犹新。
“蔬菜出不了村、进不了城,近70亩的花菜只能眼睁睁看它烂在地里。”今年2月份,疫情防控任务重,面对种植户的迫切需要和村民生活需求、渔溪镇组织了志愿者到菜田里帮忙抢收蔬菜。为防止人员聚集,李典风对采摘、分选、整理、装车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防疫把关,运输车辆、仓库库房、周转菜筐每天防疫消毒消杀3次。蔬菜抢收成功,种植户减少了亏损,群众的“菜篮子”也拎稳了。
如今,走进下里村的田间地头,一茬茬的稻桩已经重新长穗,成片的再生稻在李典风等的精心呵护下,丰收在望。在广袤的土地上,李典风借助惠农强农的好政策,辛勤劳作,走上了一条致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