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山下,融城西南隅,有古代工程,用于水利,曰“天宝陂”。查阅地图,难有踪迹,规模不大,弹丸之地,声名远扬,记载史籍;玉融儿女,魂牵梦系,其中缘由,自有道理。
玉融区域,自古少雨,多为旱地,水源枯竭,田亩苗稀;穷苦百姓,番薯充饥,哀告无门,求神祈雨。恶劣处境,却把意志磨砺;水土贫瘠,孕育出不屈儿女。福清哥从不认命、不服输,勇于拼搏的性格,如山峰巍峨屹立;那“木板再坚硬,钉子自有路”的谋生能力,那“刀枪作路也要闯,敢死怎怕没鬼做”的无畏正气,流行于龙江两岸、玉融大地。于是到了公元742 年,正值“煮诗为酒”的唐朝,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终于生根落地。筑陂壮举,系民间自发,集资动建,用青条石、壳灰黄土浆砌成台阶式坝体,拦江蓄水。到了“填词起舞”的宋代,两任知县,重修堤坝、积极主持。明万历年间(1589 年),周氏父子鸠工修筑、加固坝堤。宰相叶向高援文立碑,盛赞壮举,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我邑先民,着实英明,因时而变,因势而起,实干巧干,科学治理。正所谓“深淘滩、低作堰”(三字经),“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真言),治水韬略,活用出奇;工程布局合理、设计完善、施工精细,终成华夏沿海水利工程的经典乐曲。
及至民国年间,陂体遭损严重,当局下拨修缮专款,多被富豪、权贵瓜分巧取;工程涉及民生民本,却如同儿戏。
1949 年,天宝陂枯木逢春,焕发英姿,几经重修,加固扩建,迄今坝长300米,引水渠长2 万余米,河道拓宽,防洪排涝,扩大至近2 万亩灌溉面积。为民造福,乐章再续!改革开放后,古陂更逢春风化雨,坝加固,渠重修,志书补载先贤业绩,碑文重现难忘史迹。地方文化瑰宝,应数天宝陂传奇:那不容估量的价值,那不可等闲的主题!
今朝,突闻惊天喜讯:2020 年12 月8 日,福清市天宝陂成功入选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 届执行理事会公布的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七批)。据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被称为“灌溉工程界诺贝尔奖”。喜讯传来,邑人欢欣,今天我慕名再次重新徘徊在天宝陂沿岸,察遗迹、阅碑文、忆史籍,欣赏眼前美景:龙江水款款而来,集水成湖,风平浪静,水光潋滟,玉洁冰清;有蓝天对镜、白云入怀,浮萍几许,游鱼嬉戏,蛙类争鸣,飞燕呢喃,苍鹭留影,蜻蜓点水,蟋蟀低吟;前方流水奔向堤坝,眼见浪花卷起,堆云叠雪,飞珠溅玉;耳闻涛声喧嚣,急雨降临、奔马蹽蹄;宛若古筝传韵:宏亮浑厚、柔美清丽、委婉细腻;纵目瞭望:远山含黛、岩石百态、古榕耸立,泉水流溪;视野移近,滨江休闲带秀色迷离:扶栏笔直,垂柳依依、路灯成排、香蕉摇曳、榕树苍劲,红花铺锦、绿草成茵,香樟茂盛,桂花泛黄,更有功德碑赫然醒目,记载着有识之士的捐款善举。天宝陂水流东去,沿岸林荫石径通幽,假山木桥列比。夕阳西下,明月升起、灯光熣璨、华彩四溢:繁星入湖、高楼倒影、大桥浮起、霓虹灯闪,商店人挤,引来几多情侣,船浆轻杨、摇碎如画梦境.......。依依返程之际,登上玉融桥,回望天宝陂,禁不住遐思缕缕,百感交织,这座水利工程,历经千年风雨,尽管占据不大空间,却占据了邈远时间,恰似天籁之音,激荡千古,响遏行云,扰旱排涝,创造奇迹;滋润禾苗,似母乳甘液;又似一位睿智老者,柔弱不争、普渡民生。不想做第一,只想尽心力;洒脱、质朴、开明、宽容、宁静,而又富有激情、朝气;玉融儿女从中得到启迪,于是,无论遇到任何艰辛,福清哥总是昂起不屈头颅,挺起坚强背脊,所以,才有如今东张水库、建新水库、闽江调水工程等一系列宏图杰构的着笔落地。这首远古传来的旋律,震荡海西,铿锵有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汐,奔腾在故乡土地。感今思昔,激动不已。
有道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宝陂正是福清精神的发祥地,这种精神早已化作蛟龙,潜入龙江水域玉融大地,令故乡才俊更优异,风光更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