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8月1日讯 “这大热天,能有个凉快的地方歇脚,对我们户外劳动者来说真的太好了。”昨天中午11点半,刚送完单的外卖骑手陈师傅匆匆走进步行街街头的“小房子”,一边擦汗一边给手机充电。
这个约10平方米的“小房子”,是市总工会打造的“工会驿站”之一。走进驿站,空调凉风扑面而来,微波炉、医药箱、充电插座等设施一应俱全。如今,这样的“暖心加油站”在我市已有60座,覆盖全市24个镇街,日均服务超千人次,像毛细血管般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片遮阳避雨的天地。
这背后,是市总工会创新打造的“1个中心网络+特色集装箱精品站+标准化站点”三级服务体系,推动驿站建设从“单点布局”转向“全域融合”。目前,60座驿站辐射商圈、工地、交通枢纽等核心区域,实现24个镇街100%覆盖。每座驿站坚持“临街而设、开放共享”,合理划分功能区,实现“一室多用”。
“以前送外卖,最怕遇上刮风下雨,连个躲的地方都找不到。”外卖骑手王师傅坦言,如今这些工会驿站解决了不少难题:手机没电时能及时充电,自带的饭菜凉了可以加热,而且站点分布合理,拐个弯就能轻松找到,太方便了。
王师傅的感慨,印证着驿站建设的民生温度。市总工会着力打造全域融合驿站服务体系,每个站点不仅标配 WI-FI、饮水机等10余项基础便民设施,更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服务:无患溪公园“驿站+文旅展示”、利桥古街“驿站+安全科普”等8处主题驿站拓展文化科普功能,部分24小时驿站还配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全天候“不打烊”服务。同时,创新推出“月月有活动”计划,通过暑托班解决职工子女看护难题、匠心课堂助力技能提升、法律义诊维护劳动权益、心理疗愈舒缓工作压力,全方位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
从“补给站”到“加油站”,这些驿站正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微枢纽”。目前,全市有2处驿站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站点”,6处驿站入选“福州市级工会驿站”。
“我们不仅要让劳动者‘喝上热水、找到座位’,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尊重与温度。”市总工会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布局,让“小驿站”释放“大能量”,为全国文明城市写下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