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融侨开发区:激活科创“变量” 催生产业“增量”

2025-08-14 11:24:52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滕端钦

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作为我市科创城核心区,融侨开发区聚焦“抓项目、建载体、育高企”核心任务,坚持发挥资源优势,立足产业基础,找准科技创新重点和攻关方向,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升级,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项目落地“加速度”

夯实产业根基

日前,记者在位于融侨开发区的福州融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感受了一把瞬时、精准灭火的“消防黑科技”的强大与奇妙。

“我们采用了灭焰微胶囊技术,将这种灭火剂封装在纳米或微米级别的胶囊内,使其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实现主动多次无烟灭焰,将火灾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防御,有效实现源头灭火。” 公司总经理陈遵炳告诉记者,每个微胶囊相当于一个微型灭火器,一旦发生火情,微胶囊外壳破裂,根据火情大小释放相应的灭火剂。

融耀智造公司不断创新,进一步拓宽微胶囊灭火材料的应用边界,将之转化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灭火产品,不仅适用日常,也在多项国家重大高铁建设项目展现出卓越的防护性能与实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曾经依赖俄罗斯进口、每公斤成本高达22万元的灭火胶囊,如今国产化后成本降至进口的百分之一。

在融侨开发区,像融耀智造这样科技感满满的企业已是全面“开花结果”:星际光感光电侦测系统及产业化项目、航星传动航天舵机系统及伺服系统研发生产项目和明准医疗三维立体成像仪器项目等12个“小而美”项目已落地融侨开发区,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手续报批和装修等有关工作……同时,融侨开发区紧紧围绕福清科创城建设,依托福清市“1+6”科创工作体系,从科创金融服务、科创载体创建、科创政策制定、科创项目汇聚、创新平台提升、产业人才引育等六个方面共同发力,构建“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化园区”全链条孵化模式,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

此外,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园区正全力推进未来技术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同时加强与福清创投集团、福州市属国企的联动,争取金融支持,孵化科创企业落地园区。

科创载体“强矩阵”

优化创新生态

目前,在融侨开发区光电园里,启迪之星孵化器正在加紧装修施工当中,预计8月底完工。福州启迪之星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联锦告诉记者,基地正在对接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届时企业的办公总部会设在基地这个孵化器里,生产和研发各功能楼则会利用光电产业园现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场地,“希望引进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带动福清科创城发展,启迪之星也将结合企业需求,链接市场、科技、高校等资源,通过‘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的培育方式,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启迪之星孵化器是融侨开发区加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引进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福清科创城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融侨开发区依托联东U谷、岁金智谷、均和云谷等科创平台,精准对接招引恩耐斯、赛瑞特等科创型、优质型中小企业65个总投资约50亿元,全面推动产业链能级提升。同时厦大科技园围绕入驻企业数量、科技指标、知识产权等核心要素,提升科创平台运营水平,于2024年被评为福州市级孵化器,力争2025年升级为省级孵化器。通过全面发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等具有核心竞争力发展载体,围绕孵化、集聚、服务三个维度展开,形成双创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高地,为创新创业生态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融侨开发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聚焦光电、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新兴赛道,撬动基金杠杆,全力推进福光产业园、福清生命科技创新园两个加速器的创建工作。随着两个“加速器”的投入使用和不断壮大,将进一步丰富开发区的科创载体“工具箱”。下一步,融侨开发区将依托各类科创载体持续引入硬科技项目,做优科创产业平台,加速科创载体“能级跃升”。

“在建设中,我们采取‘政府+国企’的园区招商、建设、运营模式,积极引入国有企业,破解融资难,形成开发合力。”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地,引入都市新兴产业、创新产业、智能制造等高成长性企业,释放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创新主体“梯队”格局

积蓄发展后劲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完成,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封顶。项目建成后,将为科创研发机构、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空间。

融侨开发区聚焦企业培育,不断优化科创载体,以“高效运营”促“高质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主体培育形成梯度化格局。围绕2025年“青苗计划”,2024年新申报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37家,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26家,增长率位列福州前列;2025年首批申报22家,第二批拟申报17家。同时,园区正在积极对接创投,全面摸排园区新质生产力企业及其融资需求,梳理重点培育企业清单,着力强化金融赋能,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飞”。此外,数字化转型“深度渗透”。响应福州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开展园区企业“智改数转”,与三大运营商、远卓、华为等服务商紧密配合,动员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从生产、财务管理、物流运输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创新,提升效率水平。据统计,今年已有22家企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

下一步,园区将在高企培育上再增效,持续对接区内外企业积极推进企业高新技术申报、引导配合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地迁移等工作,全面梳理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的规上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较多企业做好跟踪培育工作,力争实现“青苗计划”工作目标。

从项目攻坚捷报频传,到科创载体体系日臻完善,再到创新主体梯队茁壮成长,融侨开发区联动各方力量,落实专班机制,以科技创新之笔,绘就产业发展的澎湃新图景;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出题、科技答题”的特色路径,融侨开发区正加速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福清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