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立体交通网络“通八方”

2024-12-30 14:41:57   来源:福清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品洪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十四五”以来,福清交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从通到优;市政道路功能完善,畅通出行;公交服务更贴民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一条条不断延伸的路,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构建了内连外接、全域畅通、服务全局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织出了市民生活的美好从容。

“两轨一高速”落笔福清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近年,市域轨道交通S1线已成为福清人热议的高频词,一期工程起于祥谦站,止于福清创业大道,线路全长约30.5公里,在福清范围线路长约12.5公里。进入福清市内后,沿福百路共设清繁大道站、清荣大道站、清昌大道站、创业大道站4座地下车站,并预留延伸至江阴半岛的条件。

“目前,我市铁路办正配合省市单位及项目业主开展S1线一期工程前期报批工作。”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林剑锋向记者介绍了S1线的相关进展。他表示,S1线的规划实施将极大方便福清、福州两地的通行,有力支撑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将促进福清“清荣北片区完善、洪宽片区再生、东部片区联通”,尤其是畅通盘活福百路周边区域,为老城焕发新生、为新区增添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拥有属于福清的城市轨道交通,一直是玉融乡亲的梦想。林剑锋告诉记者,目前,规划在福清的轨道不仅有S1线,还有城际铁路F2线。据介绍,F2线由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经福州新区、长乐区至福清西站,并设联络线与杭深铁路(福厦段)及福平铁路衔接,正线长度为52.1公里,共设4座车站,设计速度为200公里/小时。当前,F2线项目处于可研阶段。 

林剑锋表示,F2线建成通车后,福清市民可直接搭乘高铁直达福州机场,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与此同时,F2线的投入运营,将对福清西站周边的石竹山景区和高铁文旅小镇片区开发建设,以及对推动我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拥抱“轨道时代”的福清,正加快城市繁华腾飞的进程——向下扎根,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融入福州半小时生活圈;向上突破,打破空间边界,让城市在深耕细作提速更新,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在福清百姓关心的交通建设清单中,福州至福清高速公路(简称双福高速)也是其中重要一项。据了解,双福高速起于福州三环天水村,接规划的市政白马通道,途经仓山、闽侯、福清,终于长福高速公路福清阳下互通,全长35公里。其中,福清段全长10.8公里,起于音西街道,路线由西向东展线,设音西互通连接福俱路,设阳下互通连接洪智路,终于长福高速公路。

“建设双福高速是完善福州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的有力举措。”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忠向记者介绍,双福高速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开展施工招标工作,力争2025年一季度动工建设。建成通车后,福州主城区至福清的通勤时间将缩短近20分钟,有效缓解福州主城区南向通道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

缩短的是路程,拉近的是距离,带来的是机遇。林忠说,双福高速途经南通批发市场、东南汽车城、东台工业园、光电园二期、洪宽工业园等,将带动福清与闽侯产业集群的串联,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我市产业、城市、港口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福清将进入“三环”时代

龙江南路自西向东横贯福清主城区,全长约18.3公里,依次串联城西、城中、城关、东部新城四大功能组团,是主城区各组团间的快速联络通道,对畅通市政道路对内“大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随着福长路(福俱大道—洪宽四路)、清繁大道东延伸线等路段贯通,环线与海城路、滨海大通道衔接,二环、三环互联互通,预计2025年,环城路将实现全面完工。届时,福清将正式进入“三环”时代。

福通大道(清盛大道至创业大道段)起点位于清盛大道,终点至纬一路,该项目于今年11月8日完成合龙,预计春节前通车,在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主城区与观溪新区的联系,为观音埔片区的发展增添助力,提升福清城市魅力。

市政道路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为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体系,2021年以来,我市围绕“提升二环、打通三环、建设大外环”的目标,逐步形成畅通快速路、主干路网骨架。2022年7月,总长约28公里的二环快速路全面贯穿通车。当前,全长80.44公里的三环快速路正加快建设,目前已建成65.24公里。同时,全力配套补齐东部、城北、高铁、中部等重点组团路网空白区,为构建“一个中心、多点支撑”的多组团、城乡空间结构提供连接通道。

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市政道路扩容提质作为“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的主要载体。2021年以来,我市累计启动新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40个,总长约18.11公里,总投资7.25亿元。2022年至今,城区道路开展了“白改黑、黑改黑以及超薄沥青罩面”等三类沥青改造工程,总投资23.6亿元,累计完成138条(段)、总长约152.9公里的城区沥青道路,力争年内实现中心城区、老城区主干道路沥青全覆盖。如今,驱车行驶在福百路、福人路、西环东路等今年刚完成提升改造的道路上,给人的感觉是:路宽了,景美了,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公交服务更贴民心

在催人奋进的建设号角声中,福清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市政道路、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四通八达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与此同时,我市公交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取得重要突破,公交线网“越织越密”,百姓出行越来越便利。

记者在渔溪综合运输服务站看到,崭新宽敞,设施完善的场站,为旅客带来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今年,我市以渔溪综合运输服务站为试点,投入资金400余万元,优化场站空间布局,拓展旅游集散、物流寄递、公交停保、充电等多元化服务功能,推动客运场站转型发展。”林忠说。

近两年,我市持续加大公交场站的建设力度,先后建成高铁西站公交枢纽站等5个场站,目前,在建龙田、江阴公交枢纽站等3个场站,谋划建设福清医院公交枢纽中心、东部新城公交枢纽中心等7个场站。据了解,这些公交场站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公交车停靠难问题,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有效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道路网络的铺展,公交场站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我市公交线网覆盖率。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公交线路101条,实现了7个街道17个乡镇全覆盖,公交车辆数达653台,新能源车辆占比100%。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结合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对855路、802路等10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缩短通勤时间,并开通了“两国双园”通勤专线、810A路特殊学校等一批定制公交,满足企业员工上下班及师生上下学通勤需求。此外,深入推进“交旅融合”,打造了石竹山、南少林、黄檗寺等5条特色文化旅游专线,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出游需求,进一步助推我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林忠表示,下一步,我市计划投入3000多万元,在石竹山风景区至清昌大道沿线建设40座公交智慧候车亭,同步开发福清公交智慧出行平台,进一步提升公交信息化服务水平,为乘客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公共出行服务。

福清大道如虹,通向的不仅是八方,更是幸福繁荣的无限可能。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