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他山之石 >> 正文

创新城市,促进发展转型

2010-08-18 09:48:55   来源:  

  上海的发展转型,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发展轨迹上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提高发展水平的问题,也不是一般地改善发展效率以及减弱发展中负外部性的问题,而是实现根本性的发展路径转换,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创新城市不仅为城市产业结构带来升级和优化,促进产业扩充和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从而增强城市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以提升城市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尽可能地避免结构失衡、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形成现代城市经济、现代城市文明、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格局

  促进城市全面转型,关键在于激发城市内部个体和机构的创新活力,在体制改革、机制完善、市场功能培育、相关产业发展、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等方面创新城市。从内容上看,目前需要重点突破的,一是城市功能创新,二是金融创新,三是科技创新,四是文化创新,五是城市管理创新

  自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按照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上海发展正进入一个转型期。

  众所周知,上海发展战略定位是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纵观上海近十多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其发展路径具有大规模投资驱动、城市形态建设拉动、以外部资源要素集聚沉淀为主导等明显特征。作为一个发展过程的特定阶段,这也许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但如果继续沿着这一发展路径走下去,不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而且也会严重偏离其战略目标。目前这种情况已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

  --投资驱动的惯性较强,创新的驱动力不足。今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及大规模投资越来越受到土地等资源硬约束,需要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但目前创新尚未形成能支撑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强大驱动力,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活力不足,整个社会的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创新网络尚未健全。

  --物质资本投入力度较强,人力资本投入力度较弱。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业项目及房地产开发等投资有较强的力度,投资规模也很大,对城市形态及其功能的完善以及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相对较弱,致使高端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瓶颈之一。

  --硬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软环境建设缺乏长远性考虑和具体抓手。由于软环境建设涉及较多宏观政策安排,往往感到自身操作空间有限,难以有所作为。在工作中,对软环境建设缺乏长远性筹划与安排,具体抓手不明确。

  --城市集聚能力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开发较弱。目前总体来说,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强,由外向内的集聚多,由内向外的辐射少,缺乏服务的竞争力,缺少广泛覆盖的服务网络。

  我们知道,与一般城市不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先要体现其全球先进性与全球协调功能。作为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其基本职能更多体现在跨区性功能上,特别是全球性功能上,主要表现为跨区性的交通枢纽及物流、人流的集散功能,专业化商贸服务功能,公司总部及国际组织的管理功能,以及科技、教育、金融、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等。这种跨区性功能的形成及其发挥作用,需要有特定的发展模式和构造、与此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以及产业组织基础。

  因此,上海的发展转型,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发展轨迹上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提高发展水平的问题,也不是一般地改善发展效率以及减弱发展中负外部性(如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的问题,而是实现根本性的发展路径转换,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城市,特别是那些全球城市都经历过发展转型的重要过程。有些城市转型成功,焕发出新的活力,迅速成长起来。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都经历了重大转型过程。但有一些城市转型不成功,从此便陷入衰退之中。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转型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困难和问题的复杂性要有足够的估计。

  上海现阶段面临的发展转型,是其内部关系及其与外部关系发生一系列重大改变的“脱胎换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多重问题及其摩擦,如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转变、发展路径转换等,也同样面临一系列的课题,如结构性失业、财政不平衡、社会分化、心态失衡等。这也许是城市发展转型中必须支付的成本或代价。

  那么如何突破上海发展转型中的瓶颈,促进发展路径的顺利转换?国际经验表明,唯有创新城市,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功地实现这一“脱胎换骨”。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创新一直是推动城市发展和实现城市转型的主导力量,它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和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未来城市发展的活力,在于它们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在这样变化多端的环境中生存发展。

  创新城市不仅为城市产业结构带来升级和优化,促进产业扩充和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从而增强城市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以提升城市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尽可能地避免结构失衡、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形成现代城市经济、现代城市文明、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格局。

  因此,我们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发展模式,勇于变革、善于创新,特别是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事实上,崛起中全球城市与一般城市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或城市主体的知识特征、价值取向,而不是城市地理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这种创新意识,反映了人们知识更新的程度,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命运。

  在实际操作中,促进城市全面转型,关键在于激发城市内部个体和机构的创新活力,在体制改革、机制完善、市场功能培育、相关产业发展、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等方面创新城市。从内容上看,目前需要重点突破的,一是城市功能创新,拓展要素资源流动通道,促进流量经济,增强网络权力;形成对外联接的网络化,促进总部经济集聚,提高控制权力;做大服务平台,整合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二是金融创新,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核心,创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产品创新基地。三是科技创新,努力成为中国“信息、生物、新能源和环保”四大高新技术的创新中心。四是文化创新,营造“中国时尚和创意文化之都”。五是城市管理创新,形成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城市的管理模式。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