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没有一种财富可以使万人顶礼膜拜,惟有精神!惟有奉献!
福清的华侨多,福清的华侨热心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回报桑梓的也很多。然而,一分一厘积累起来的血汗钱,为数并不很多的财富,却又一如既往、毫不吝惜地捐资于家乡的教育、公益事业的人却寥寥可数,王命忠是其中一个。
1932年出生的王命忠,祖籍港头镇东光村。虽然今年75岁了,但仍然精神焕发、活力四射。他1961年远渡南洋谋生,近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在他经济条件稍微改善的时候,就想到要捐一些钱给家乡公益事业,特别是学校,改善家乡的办学条件。15年来,他初衷不改,执着地将他的慈善事业进行到底!
9月6日,听说王命忠先生又回到故乡,记者慕名采访了他。经过记者的提醒,尘封在王命忠记忆深处人生历程中的种种片段,便如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王命忠说,赚钱的欲望占据了他青少年时代的所有梦想。这还得从他的家庭环境说起,他出生于港头镇东光村一个贫苦家庭,王命忠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亲都是老实本分农民。一年到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却没有多少收成。弟弟妹妹出生后,使得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雪上添霜”,不得已,在他3岁那年,父亲远渡南洋谋生。
刚开始,父亲还会隔一段时间寄一点钱回来,(因为当时年纪太小,数目多少,王命忠现在已记不清了)虽然为数不多,但对于捉襟见肘的母子(女)四人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好景不长,两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5岁的王命忠无法得到父亲消息,哪怕是只言片语。他不得不协助母亲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说到这里,王命忠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大他6岁的叔叔。他动情地说,在那段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叔叔成了他们家唯一的一盏明灯。
王命忠回忆起那段特别的岁月,仍然那么激动。父亲走后,家里的“千斤重担”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膀上。母亲一个人带着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那个生产极度落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苦水里泡大”的王命忠深刻地理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含义。“很小的时候,我就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王命忠迸出这句话时,嘴角闪过一丝苦笑。“放牛放羊、挖野菜、打猪草、挖地瓜……样样在行”,尽管生活那么苦,少年时代的王建忠身体还是很健壮的,他自我解嘲地说,“家乡的地瓜特别养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命忠兄弟与父亲取得了联系。这时,父亲的事业已初具规模,父亲每年给家里寄回400元人民币,在当时看来,这笔钱数目可观,但对于债台高筑的母子四人来说,仍然是车水杯薪。每次钱刚刚寄到,母亲总拿着钱去还债,但仍还不清。第二天又开始靠赊欠过日子。这时,王命忠已13岁了,在王命忠看来,他已长大成人了。“长大了”的想法,其实只是一个简单而又现实的无奈:“生活这么苦,为了改善家里的条件,他不得不像大人一样,到处做零工、挣工分,拼命工作来养家糊口。”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王命忠有生以来第一次踏进了学校大门。那是1951年的秋天,他19岁,读小学六年级。王命忠回忆说,虽然我当时读得是六年级,但连“爸爸妈妈”这样最日常的汉字都写不来,因为别人读得是六年制小学,他读的是“一年制”小学。王命忠分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学习非常刻苦,195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福清三中。
褴褛衣内藏大志
高中毕业后,一纸任命书让王命忠当上了南山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一年后,他被调到港头中心小学任教。其间,他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添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然而,六口之家仅靠着每月18斤地瓜片和一年400元的汇款过日子,家里时常靠吃野菜度日,有时甚至揭不开锅。
家庭的贫穷使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1962年,刚刚30岁王命忠迈出了改变他人生命运的第一步。远度重洋,到了新加坡投奔父亲。这时的父亲,已是一个中等规模旅馆的主人了。王命忠到新加坡后,被安排在父亲的旅馆内打杂。虽然说血浓于水,但近30年没怎么见面隔膜了父子情感。王命忠说,“和父亲相处一年多,我不敢叫他一声爸爸。对于父亲,我更多的是敬畏。”
王命忠在父亲的旅馆里,只是一个杂工,扫地、打水、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做,每月的工资70坡币(当时折合人民币32.9元)。每次领工资后,他除了给母亲、妻儿寄一些钱外,剩下的全部存了起来。这时,繁华的狮城大街上,偶尔多了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青年。他就是王命忠,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怀着一个梦想,一个干一番大事业的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遇,王命忠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1968年秋天,他筹措了9000元坡币,转租下一栋200平方米的房子,他每月付给房主120多元。王命忠把这栋房子分隔8个小间,简单地装修后,再把每个小间转租出去,每个小间每月收租金150元左右。王命忠回忆说,正常情况下,那一栋房子每月帮他净赚1000多元。1972年,王命忠的妻子带着女儿来到新加坡。这时,阔别10年的夫妻俩团聚了。王命忠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浸满了辛酸,而又颇为悲壮。为了多挣点钱,把手中的几套房子出租给别人,自己则到荒郊野外找房子,最后,他们住进山顶上一间废弃的猪棚。这样,他们每天都得走上十多里的山路赶到市区打工,下班后又得步行回“家”。他们的“家”没有墙,用木板钉起来挡风;屋顶上没有瓦,捡来茅草盖在上面。最让人可怕地是山上茅草丛生,蛇虫很多。有一次大雨过后,一条青蛇爬到了简易的餐桌上,吓得女儿大哭,站在一旁的王命忠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眼里噙着点点泪花。作为父母亲,谁不想为子女提供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呢?但这对于当时的王命忠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不到迫不得已,谁愿意拿全家人的生命开玩笑呢?还有一次,屋顶上一条筷子长的蜈蚣掉下来,幸好中间有一屋色皮带隔着,没有伤到女儿。王命忠久久地凝视窗外,若有所思……
王命忠凭着福清人敢打敢拼,吃苦耐劳,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此后,他通过标银会融资,较低价格买入房子,分隔成小房间后出租。渐渐地,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
一粒枇杷换一所学校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我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而这时的王命忠,他觉得自己也有一点能力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了。这一年年底,他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故乡。家乡虽然变化很大,但和新加坡相比,仍然比较贫穷。这时的港头中心小学,承担着东光、三星、康辉三个村庄孩子的教育,而这时,由于人口的增加,中心小学已“不堪重负”了,正在这个时候,有一种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港头中心实行“分家”,各个村回去办自己的小学。说得是容易,可做起来很难。东光村小学教学楼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未能动工,王命忠得知这件事后,立即赶到村部,捐赠了他随身携带的13万元人民币,从此,他的“捐赠”行为一发不可收拾。
1995年9月,王命忠再次回到福清。他听说港头镇锦江中学没有教职工宿舍楼,他独自一个人来到学校实地察看,并找到该校的负责人和老师们了解情况,其实,学校早就有盖一座崭新的教工宿舍楼的计划,只是因为资金迟迟未能到位,无法动工兴建。王命忠当即拿出25万元捐赠学校,支持了锦江中学兴建教职工宿舍楼。2006年9月底以来先后四次来到锦江中学,兴建了建筑面积1900M2的“命忠图书馆”,扩建了面积1500M2“命忠公寓楼”,改造了面积2000M2的“命忠教学楼”,装修了校长室,添置了各种办公和教学设备。今年9月5日,他再次来到锦江中学,当他了解到锦江中学因缺乏办学资金,网络教室迟迟未能安装,老师的办公桌椅陈旧不堪未能更换时,立即慷慨解囊,再次捐赠20万元用于购买教学电脑和更换教师办公桌椅。据该校校长王为善统计,王命忠捐赠给锦江中学的财物折合人民币近300万元(不计通货膨胀率)。记者采访王命忠的时候,王为善也赶到了融侨大酒店王命忠的房间,他刚参加完全市第23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前来向这位给予了锦江中学莫大支持的华侨汇报,“在今年的全市教学质量六项‘比率’考核中,锦江中学有四项获得了先进。”学校已连续8年在福清市同类学校中考成绩名列前10名,王命忠听了,欣慰地笑了。
在他的弟弟王命全的抽屉里,有一个小本子,详细记载着十几年来兄长捐款建设家乡公益事业的细目,如某年某月捐25万元建造港头锦江中学教工宿舍楼;某年某月捐48万元建造港头中心小学教工宿舍楼一栋;某年某月捐55.3万元建设一座港头中心幼儿园;某年某月捐一部东南富丽卡小汽车给港头中心小学,计15.5万元,截止现在,王命忠老先生捐资于港头中心小学的资金累计达200多万元,与此同时,他还出资捐了老人会、村道、祠堂、闽江调水工程等花了100多万元……
王命忠老先生不仅自己捐资捐物,还带动亲朋好友一起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2003年夏天,王命忠回到家乡,来到一都镇观光考察,好客的一都人拿出他们的土特产来招呼他,王命忠一边吃枇杷,一边听介绍。当地人了解到王坑小学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影响了日常的教学时,王命忠先生与同游的新加坡福清会馆副主席俞进财、俞书祥把兴建一所全新的小学的事情应承了下来。回到新加坡,他向福清会馆提议捐资在一都镇王坑村兴建一所小学。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7月16日,一所造型新颖别致的一都培青小学落成,于是在一都镇,“一个枇杷换一座学校”的美谈就这样渐渐传开。
王命忠老先生虽旅居海外,但情系桑梓,热心捐助家乡各项公益事业。有人统计过,15年来,王命忠捐献给家乡的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数额700多万元。然而,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常常是两三个光饼就能应付一餐,至今也是如此。
王命忠说,今年我已经75岁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多到几个地方,帮当地人做点事情。他的夫人说,听说云南、贵州贵比较贫困,我们夫妇俩计划下个月去那边,看能不能为那里的人民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