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9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9日刊文讲述了旅日新华侨任雄在东瀛创业的故事,他希望像老华侨一样关心中国留学生、推助华文教育,为中日友好尽自己一份力量。文章摘编如下:
深邃蔚蓝大海的那一边。福建省福清县的东瀚村。
1925年7月2日,一个10岁的孩子与十四五个人一起离开了这个村庄奔赴东瀛。多少年后,这个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日本神户担任了中华学校校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传承献财献力,其后出任神户华侨总会会长,回到家乡捐献了一座中学。他,就是不久前去世的著名老华侨林同春先生,他的故事广为人知。
整整70年后。1995年11月28日。一个大学毕业后回到东瀚村教书的青年,再次选择了奔赴东瀛的道路。15年后的今天,他不仅从日本私立“双雄”之一的早稻田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还在日本东京创办了面向华人社会的最大网吧——大任飞网。以网吧为起点,任雄的公司不断发展,现在是日本唯一面向华人的上网接续服务(ISP)运营商。2009年,他作为一名老留学生出资100万日元,支持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开展中日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不久前,他还出资为日本华人青少年周末补习中文的新侨校——同源中文学校捐献了电子媒体教室。“3·11大地震”后,他又向灾区捐款100万日元。不久前,他与老乡一起发起成立日本福建经济文化促进会,并向该会举办的“东日本大地震爱心音乐会”慷慨解囊,捐助50万日元。他,就是任雄。
任雄这样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听说过林同春的故事。在村子里面,从我家到他家,只需要走5分钟的路。我这个新华侨希望像他那样的老华侨一样关心中国留学生、推助华文教育,为中日友好尽自己一份力。”[!--empirenews.page--]
人生,或许就是一扇窗户的关闭与重启
穷则思变。任雄说自己从小穷怕了。即使在改革大潮已经飞扬的1995年,即使当时的任雄已经拿到了月工资175元,但与周围从商的老乡每月一、两千元的收入相比,他还是感到困惑重重。
不是说知识就是财富吗?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吗?为什么没有知识、没有文凭的人,却那样地拥有财富?!任雄在困惑中迷茫,但又在迷茫中坚信:拥有知识的人更应该拥有财富。他说自己有一种“不完全燃烧的感觉”,为了让自己完全燃烧起来,他启程动身了。
放弃了教师这个“铁饭碗”,等于给自己的人生“关上了一扇窗户”;进入异国他乡,等于给自己的人生“再打开一扇窗户”。任雄说得到出国签证的时候,自己就是这样想的。当时,比起高兴来,更多的是一种期待、一种不安。
1995年11月,23岁的任雄踏上了日本的土地。此刻,除了勇气和300万日元负债以外,他什么都没有。
求学,最终将“被面试”改为“面试”
到日本的第二天,还没顾得上喘口气,任雄就走进东京新宿的一家居酒屋,刷起了盘子。每天下午到凌晨,12个小时的连续工作让任雄每次坐城轨电车的时候都只敢站在车门口,因为疲惫不堪的他一旦坐下就能睡着,一睡着就会错过站。任雄完全放弃了休息时间,一刻不敢停歇地挣钱还债,并维持生活。这样的生活,一直贯穿了他的整个求学生涯。
在这个世界上,对目标的追求,“思其始”者众多,“成其终”者则屈指可数。来日本拼命打工挣钱,最后导致学业荒废的中国留学生为数不少。但是,任雄显然不属于这种人。他有着坚定的目标,在没日没夜的高强度工作中硬是挤出了时间。成绩说明一切。来日本一年后,他从只认识50音图到通过了日语能力1级考试;大学和研究生分别考入日本名校的明治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任雄在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拿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时间是怎么挤出来的呢?任雄的秘诀就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零碎时间。打工时,他悄悄地把单词本放在操作台前;从车站步行回家时,他手里拿着背诵记忆卡喃喃而语;上厕所时,他也不忘翻看日语语法书籍,以至把这本书籍翻看得起毛……一份份名校录取通知书就是靠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得来的。
任雄的大学时代就在忙碌的打工和学习中渡过了。大学毕业时,他又面临了一次重大考验——日本的就职活动。由于当时日本经济衰退,任雄一连接受了几十家日本公司的面试都没有成功。很多留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为获得签证继续留在日本,要么选择留级,要么进入一些专门学校混日子。任雄没有这么做,他觉得人往高处走,应该继续为自己“充电”。一位热心的老乡看中任雄的才华,要他到自己的通讯公司来工作。任雄左思右想,还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水平还不够,需要提升自己。他没有进老乡的公司,而是再次“发力”,考入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刚刚设立的国际信息通讯研究科专业学习。拿到硕士学位后,回忆起大学毕业时一次次言不由衷的面试经历,任雄下定决心,从此不要再让别人一次次面试自己,而是自己今后去面试别人。[!--empirenews.page--]
创业,一不小心也会玩大的
刚进大学院,任雄就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将全部学分修完,第二年的时间就用于各种创业准备。那个时候,任雄每个月的打工收入都保持在30万日元左右。为了尽快修满学分,他将工作辞掉了一半。
异国他乡梦想创业,但并不是所有梦想都可以成真的。任雄心怀忧虑,于是返回故土,在全国各地逛逛、看看,寻找着商机。最后,还是在福建老家,任雄看中了一种挺有特色的花茶。他买了一些,打算拿到原来打工的地方销售。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我挑中的商品,在我最熟悉的地方都卖不出去,那就说明我对商品的判断有问题,也就不要到其他地方行销了。一个念头,一个行动,因为是有特色的花茶,因为卖得便宜,任雄很快有了不错的收益。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做起茶叶的生意。他为茶叶设计了各种包装,开始向一些饮食店定期供应。不过,世界上没有永远畅销的商品,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喝这种花茶的人逐渐变少,饮食店也提出需要新品种来吸引顾客。
经过深思熟虑,任雄决定调整方向,创办当时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网吧。说起来,任雄在大学时代就喜欢摆弄电脑。通过自学,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电脑技术。2003年2月,正上大学院二年级的任雄在品川区大井町一间租来的小屋里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76平方米里的30台电脑就是他的所有家当。投资的1000万日元很多是从亲友手中借来的。
从正式营业开始,任雄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躺在家里的床上睡过。店铺是24小时营业,为节约开支,他没有请人,一切由自己打理。很困的时候,任雄就等客人走后拿纸箱垫在地上打个盹。很多时候刚睡熟,就会被深夜到来的顾客叫醒。
万事开头难。经营初期,店里的效益并不好,每月只有10万多日元的进账。为了生存,任雄还不得不靠“外快”来支撑。下半夜顾客来的较少,他委托常客帮他看店,自己出去维修电脑赚钱。
天有不测的风云。就在任雄创业最艰难的时期,在家乡的父亲得了癌症,不但治疗上需要大笔费用,他还得三天两头回国探望。对于事业还没上轨道的任雄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任雄的借款很快膨胀到2000万日元。
时间,时间,任雄从未感到过时间这样重要。为了节约时间,他很多时候都是利用开车等红灯时的时间吃饭,一路上红灯连连,他就在每一个红灯前断断续续地吃饭。凌晨,当任雄驾车回到自家附近的停车场时,疲惫的他常常是一停车就在车里睡着了。刚睡上一会儿,他又得马上起来去干活。
全家人的生活费、创业借款、大学院学费再加上父亲的医疗费用,压力像潮水一般袭来。任雄自称要承受着“四重苦”。但时,任雄没有垮,他依靠自己的顽强拼搏,硬是将事业推上了轨道。网吧、ISP事业、高级料理店,任雄就这样,在万分艰难的情况下一家家地做了起来。
多少年后,有人问起任雄当年“苦不苦”的时候,他愣了一下,回答说:“苦?我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痛苦。”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他,是靠什么支撑他到现在?任雄吟起了那句他最喜爱的孟子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踏着林同春等老一代华侨的足迹,任雄这样新一代华侨也在日本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他走过的历程是改革开放后来日中国留学生的一个缩影,也是一部在日新华侨打拼奋斗史的篇章。从每个月拿175元人民币的国内教师到先后跨进日本两座名校的高材生,再成为颇有影响的新华侨企业家,任雄从“另外的一扇窗”里看到了别样的风采,也让自己完全“燃烧”起来。
如今,任雄不再困惑,也不再迷茫,倒是喜欢常常调侃地说:“真的,没有小心,一下子就玩大了。”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