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网络中国节 >> 正文

文化“点睛”,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福清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成绩喜人

2017-06-12 02:19:13   来源:福清新闻网

  福清侨乡报-福清新闻网6月12日讯(记者:林秋明)  5月25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主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市民用独特的方式庆祝福清传统佳节。实验小学、城关小学、百合小学、石门小学等校也开展了生动活泼、以福清传统文化为主的活动。这仅是我市上半年传承本土文化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方面成绩喜人、成效显著,深入人心、影响广泛。

  非遗传承蔚然成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遗资源大市,我市近年来在发掘、整理、保护非遗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以本土非遗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民俗文化节,群众参与面广,影响深远;先后出版了《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遗福清》等专著,涵盖民族语言、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人生礼俗等13个类别,生动展示了我市非遗的丰硕成果。

  目前,福清已有宗鹤拳、伡鼓舞、石竹山祈梦习俗等3个项目跻身省级非遗保护行列,海族舞、板凳龙、弄五兽、走街、佾舞、南少林武术、二月二游春等7个项目进入福州市级非遗保护行列,另有光饼舞、烧瓦塔、盘诗、陆地行舟等43个项目获批福清市级非遗保护行列。此外,由福州市群艺馆申报、源自福清南少林寺的詠春拳,获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宗鹤拳传人连续多年率团赴台湾开展拳艺交流,使之成为省、福州市和我市对台交流的一张名片。佾舞在龙华职专设立了培训基地,“周礼佾舞”和唐诗古韵雅乐《七言换古韵》亮相泰国、柬埔寨、捷克、日本、美国等地,打动了异国他乡的观众。《魏氏乐谱》复原曲目演奏会在福州大学成功举办,让人们有幸欣赏到明代古音乐。福清南少林武术已多年进入多所学校进行推广普及,武术高手多次到海外交流,树立了福清“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更透射着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自信”。

  文化挖掘从不停滞

  文物既是文化瑰宝,也是独特的历史符号,不断涵养着福清的文明。

  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从不停步。其中,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关寨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在“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下,最大限度还原古寨本身的面貌,让古寨重新焕发生机。我市还投入400多万元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江桥进行了全面修复。弥勒石佛、天宝陂、瑞云塔、黄阁重纶牌坊、南少林遗址等历史古迹的保护也进入常态化。此外,我市启动了历史建筑、特色建筑普查工作,龙山街道北店村俞氏祠堂与书院、阳下街道溪头村林文镜祖居、新厝镇江兜华侨中学旧楼等67处建筑入选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名单,这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也呈现喜人局面。“文化福清”丛书之《史迹福清》、《美味福清》、《古贤福清》、《山水福清》、《非遗福清》,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直观地把福清从唐朝至今的人文山水、古今先贤、古迹风貌、饮食文化一一呈现,全面展示了福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福清历史人物众多,隐元、翁承赞、郑侠、叶向高、林则徐、方世培等都是我市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我市先后出版了《隐元大师》、《开闽宰辅翁承赞》、《三朝名相叶向高》、《北宋直臣郑侠》、《宗鹤拳师方世培》等戏剧、文史专著。市政协文史委、市方志办、市玉融文化研究会先后出版了《玉融百祠谱》(含续编)、《福清楹联选编》、《隐元诗文选》、《玉融志异》、《方城里乡志》、《海口志》、民国版《福清县志》等书,对弘扬福清历史人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旅产业成绩喜人

  近年来,我市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以做强文化产业为主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形成了以历史名镇、名人故居、名山古寺、名胜古迹和绿色山水、滨海风光、生态休闲及特色园区的文化生态旅游路线,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目前,东壁岛水上旅游区、一都后溪漂流、永鸿文化城等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正如火如荼进行。

  铸就福清人慷慨豪迈的群体特性和“开放融和、拼搏争先”的福清精神的三大特色文化——石竹山梦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正成为福清加强海外及海峡两岸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梦文化节、海峡两岸合唱节、宗鹤拳武术文化展演、本土传统美食节的举办,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乡亲助推福清建设,成为维系亲情的纽带,诠释了“两岸一家亲,同胞亲兄弟”的中华血脉。

  我市人文社团众多,各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市黄檗禅研究院、革命史研究会、黄檗文化促进会、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六桂文化促进会、姓氏源流研究会等团体,纷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民间文化交流,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透过福清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掘和保护丰厚的文化遗产,并让其重新焕发光彩,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市文体局负责人表示。回望我市文化事业不断壮大的历程,一份份蕴含希望、温暖人心的发展音符跃然纸上。如今,玉融儿女正在用文化为福清大发展“点睛”,为这座千年古邑提供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