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忆苦思甜 >> 正文

擦亮“红色”底色 描绘乡村新画卷

我市充分发掘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2024-06-07 19:38:34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晓丽 通讯员 融组轩

福清是红色热土、英雄故里,是闽中游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立足党史事件多、抗战故事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先天优势,福清市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点燃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热土跑出发展“加速度”。

传承红色基因 建强组织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我市始终重视党支部建设,为加强红色村党组织建设,以换届为契机,通过本村选任、回引能人等多种措施,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换届后红色村庄实现年龄下降、学历上升、每村储备不少于2名后备干部,党组织书记全部实现“一肩挑”。对红色村“两委”班子进行全覆盖轮训,出台村干部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办法,加强阵地、经费等保障。聚焦增强红色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红色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机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党员政治训练、思想淬炼。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置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汲取红色精神智慧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出行、就医等困难,加大对老红军、军烈属家庭的关心关爱,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好红色故事 建设精神家园

红色资源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福清市立足讲好红色故事、传递革命精神,紧贴福清革命史,在收集革命史料、查阅地方文献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红色事件和人物事迹,结合老战士、老党员和革命先辈后代讲述的真实事迹还原历史故事,调整展陈布局,补充展示内容,做到一抓到底、常抓常新,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立体式“红色课程”矩阵体系,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使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历史、不忘初心,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城头镇湖美村深入发掘红色资源,牵头成立了“闽中游击队”史料收集小组,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场、寻访革命先辈后人40余人,系统收集41名革命战士英勇事迹、保留并修缮了游击队员住过的房屋、用过的物品,制作了刻有闽中游击队事迹的丰碑,完成东区革命陈列馆的建设,并在适当位置、醒目地标,建设7处红色文化标识物。纪念馆自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1500余人次,接待社会群众超5000人次;东张镇深入挖掘倪朝龙革命烈士纪念馆、福清首任县委书记何文成故居、乡贤馆、5个革命老区村的革命遗迹等红色资源,依托三福绿道和龙江秘境步道串点连线,形成优质红色研学路线,全景式展示东张镇红色精神谱系的丰硕成果和研学实践经验,持续推动“红色教育”提质增效;上迳镇梧岗村是福清市革命老区基点村,村内的林家小院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院内通过五大板块揭示了梧岗革命老村的发展历程,以林秉炎同志为主的10位革命烈士作出的巨大贡献为故事主轴,串联起各个时期的“红色孤本”,让红色精神的传承更加深入人心。

用好红色资源 助推富民产业

红色村大多山高路远,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发展新型经济业态成为村庄建设发展的金钥匙。结合红色村庄的资源禀赋、气候环境和群众意愿,福清市深入挖掘红色村庄多元价值,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通过红色旅游、民宿观光、特色种植、电商直播等促进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将丰富的红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群众致富的绿色产业优势,为当地百姓谋“红色福利”。

一都镇普礼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拥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力发挥天然生态优势,引导农民规模化发展枇杷种植等产业,加大电商培训力度,依托互联网打破传统销售模式,联动新零售商超和供应链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依托乡村智慧物流基地,带动知名物流公司入驻,构建枇杷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新模式,以“红+绿”的产业融合路径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实现村民和村财的“双增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工作要求,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好罗汉里红色教育基地特色牌,设立罗汉里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有偿提供泊车、接驳、用餐、景区讲解、红军服租赁等服务。投入38万元在游客服务中心广场打造红色露营地,同时投入300万元创新打造一都VR体验馆,建设裸眼5D飞行影院,设置VR体验设施吸引游客,壮大村财。

南岭镇西溪村是福清市革命老区村,先后获得省级和福州市级荣誉。为充分发挥革命老区村的独特优势,活化活用红色资源,西溪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本村红色元素和文化底蕴,推出“党建+文化”党建示范点,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对连片废旧的古厝、古民居进行提升改造,先后培育了“陈英烈士墓”“陈英烈士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规划打造独具西溪特色的西溪宋街,开设了咖啡馆、美术馆、望月台等休闲娱乐场所,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新渠道,每年持续为西溪村增加村财收入约50万元。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