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2024-10-14 17:25:53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文/本报记者 毛晨熙 夏巧鸿 图/王鸿鹏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六扇厝是福清较为常见的古民居。可以说,每一座六扇厝都记载着一段家族故事,见证历史,也存续文脉。

  坐落在福清三山镇嘉儒村的三斗六扇门古厝,由该村俞氏六兄弟合建于1934年,经历90年风雨沧桑,木石结构的三进六扇式古厝依然雕梁画栋如初,处处彰显精美(如图)。根据福清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成果,三斗六扇门古厝推荐为传统风貌建筑,由三山镇进行预保护建筑挂牌保护。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岁月无言 古厝有痕

  走进三斗六扇门,里里外外精巧细腻的装饰令人惊叹不已,木制构件精细美观,廊下的细节考究的垂花柱给人一种“抬头见花”的喜悦感,体现了古厝主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愿,也透露着过去大家族的繁荣兴旺。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站在天井环顾,目光很快便被二楼连廊墙上的“善美洋油栈”黑底金字的古牌匾所吸引,这是俞家先祖俞圣彩所经营的粮油工厂名称。古朴的牌匾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无声讲述着“善美洋油栈”覆盖福清龙高地区粮油市场的鼎盛记忆。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年已五十多岁的俞圣彩第四代玄孙俞立介绍,先祖俞圣彩育有4个儿子,其中,小名三斗的三子俞贤德则生养了6个儿子,也就是俞立的祖父及叔伯爷们。早年,祖父辈离开家乡下南洋谋生,在印尼艰苦创业,大展宏图,发家后寄钱回乡建造了此屋。“因为是在三斗的六个儿子手上所建,所以叫作三斗六扇门。房子用到的所有木材都是从莆田购买,从水路运回来的,全屋没有用到一个钉子,均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成的。”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中国的建筑美学当中,中轴对称是形式美的最佳体现。三斗六扇门以中轴线为基点,采用三进式和穿斗式木架构,形成左右对称布局,木柱石础、柱上顶檩,一共有28间房。三个天井以“品”字形布局设计,独具一格。自房屋建成后的数十年间,俞氏三斗一族便聚居于此,全部子嗣同吃同住,其乐融融。在人丁兴旺时,这里居住人数超过百人。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因为这座房子有历史意义,也有文化传承。所以这些年,我们花了几百万元进行过三次的修缮、维护,主要做了加固、防漏,去年是最后一次,重新刷了油漆和细节上的修补。”俞立介绍,修缮古厝的目的,也是希望后辈永远都能记住家国情怀。“让孩子们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其他地方,都要记得,自己的家在这里,根在这里。”

  家风无声 传承有道

  古厝正大门内两根石材主柱的四面,雕刻的四副治家对联,让慕名前来的访客啧啧称奇。对联以行楷书写,笔法雍容古雅、精谨细腻。正对大门一联:“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大门内侧一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大门外侧一联:“种心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银。”正对厅堂一联:“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祗惧,处事必先能虑大胆必先小心。”这些对联皆由融美初级中学(现在的福清三中)校长,也是爱国教育家薛永香亲笔所书,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哲理,激励着俞家子孙多读书、为人忠厚、与人善交、勤俭节约,也让子孙在进出家门时,耳濡目染铭记家训,涵养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古厝里藏着的岁月风华,一石一木皆是时光的回响。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俞立年幼时在这里成长,后期到镇里及县里上学才离开这里。每每回来,他的眼前总能浮现幼时的生活场景——二楼连廊上,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后回家族担任家族总管且一生未嫁的姑婆(三斗长女)俞惠端总是身着旗袍,手摇团扇,笑意盈盈地看着大家忙碌;二楼的四间书院里,时常响着琅琅书声;一楼天井里,孩童们笑闹着玩成一团……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三斗六扇门见证了俞氏三斗家族的繁荣与辉煌,也承载了整个家族的记忆与乡愁。如今,俞氏三斗家已发展成了三百多人的大家族,分布在世界各地,印尼、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地。俞家人也一直秉承家训,注重教育读书,族内子弟人才辈出,在新中国成立前或新中国成立之初便有8人毕业于各类大学,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不但出过福建省高考状元,也有不少子弟考取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名校以及多个海外名校,还有不少人在政界、商界、教育界取得不错成就。同时,俞氏三斗家族也始终不忘“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的家训,长期回报桑梓,先后捐资数百万元助力家乡公益事业,如乡村亮化、道路修建、老年福利、教育支持等。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90年风雨,俞家人也慢慢走出古厝,但老一辈人栉风沐雨下南洋建起的厝邸,依然是俞家人思念家乡的精神载体。每年春节是古厝最热闹的时候,大部分在外工作生活的族人都会携眷回到这里一起团圆共吃年夜饭,游子归家、亲人团聚,始终是俞家人刻在骨子里的仪式感。

  无论光阴如何流逝,家族的底蕴、精神的力量,始终一代又一代流传。

三山镇嘉儒村三斗六扇门:一座古厝里的家风传承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