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高水平开放: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5-08-27 11:28:16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文捷

唯改革者进,唯开放者兴。近年来,我市抢抓历史机遇,以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拓宽发展思路,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优化环境,一幅开放活力迸发、发展动能澎湃的新图景正在玉融大地加速绘就。

扩大开放  提升能级

今年7月,海杰航运地中海航线班轮“利雅得穆卡布”与中远海运东南亚航线班轮“萨凡纳”在福州港江阴港区同日成功首靠。江阴港区在一天之内增添两条重要国际通道,其作为“海丝”门户的吸引力与枢纽功能实现跃升。8月20日,迈瑞特斯海运公司(MTS)运营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精品航线班轮“索菲亚”轮平稳靠泊福州港江阴港区,标志着福建首条直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南太平洋航线正式开通。

8月21日—22日,我市举办以“福泽四海 港通五洲”为主题的福州港江阴港区国际集装箱航线推介会,超百家航商、物流及工矿企业代表齐聚福清,政企双方共寻港口发展新机遇,共绘开放合作新蓝图。

今年以来,江阴港区国际航线吸引力持续增强,累计8艘次外贸加班船靠泊作业,新增集装箱吞吐量3.14万标箱,为福建省及周边区域外贸企业构建起更加高效、便捷、多元的出海通道,有效拓展了港口腹地辐射范围与服务能级。港区还打通了福州沿海及周边地区直达俄罗斯、中亚五国和德国汉堡等欧洲陆路的快捷通道,扩大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往来合作,初步建成“海陆双向”辐射的物流大通道。

紧扣国际深水大港建设目标,江阴港区在枢纽建设、多式联运、智慧绿色、港产融合等领域不断取得标志性进展,连片泊位筑造硬核基建,蓄势赋能东南航运枢纽港,在深水泊位集群扩容方面,6—7号泊位扩能工程一期正式投用,1—7号泊位形成全省最大连片集装箱码头区;28—29号液体散货码头等5个泊位同步推进,港区集疏运能力加速升级。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旗舰项目,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当前,双方正探索建立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的双园结对合作机制。今年4月,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运抵元洪功能区,标志着中印尼“两国双园”热带农业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印尼三林集团与胜田食品携手打造的“全球渔业中心”,将东南亚的丰饶海产与中国的消费市场紧密相连。与此同时,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重要进出口通道福州港松下港区元洪作业区1号、2号泊位建设也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预计2025年12月竣工,建成后不仅可提升福州港松下港区元洪作业区的吞吐能力,还为畅通中印尼“两国双园”国际物流通道,为助力“海上福州”建设和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福清始终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抢抓海丝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战略机遇,以“福清人经济”为牵引,挖掘放大港口、园区、侨台等优势,按照“买全球、卖全球”的理念,提速建设提升中印尼“两国双园”、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自贸区福清区块、全球融商服务贸易中心等开放性平台,吸引汇聚全球资金、技术、人才,让福清开放之门越开越大,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世界,迈向未来。

向海图强  筑强支撑

东进南下、沿江向海。作为海上福州建设的重要引擎,福清海岸线长达408公里,约占全省的11%,拥有福清湾、兴化湾两大深水港湾,海域面积911平方公里,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当前,福清正持续将资源优势变为发展胜势,全力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闯出新路、当好示范。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选址东瀚镇最南端,兼顾海陆,总投资51.4亿元,主要建设海洋创新实验室福清分院、国家级鱼类育苗实验基地、公益性人工鱼礁、鱼类育苗基地、渔业培训中心、渔货集散码头、海洋观光酒店、海洋公园等。据悉,海洋牧场计划整合科研、养殖、海装、观光等多个产业,预计2029年逐步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增加渔业资源量1738吨,产出海藻、贝类8.42万吨,产出经济效益5.37亿元,休闲渔业游客可达70万人次。位于东瀚镇沿海的瀚海蓝色经济产业园“巨无霸”项目——中石油福建LNG接收站已现雏形,与中石油福建LNG接收站同步建成运营的冰雪小镇也正处于选址阶段。

为强化海洋经济发展支撑力,我市力求把城市、港口、滨海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着力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上抓创新促改革,增强对外开放的平台支撑。新厝实验幼儿园、城关小学江阴港城校区、产业公寓以及道路……在江阴港后方,与江阴港城经济区“一桥相通”的新厝镇,一座服务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为“依城兴海”书写生动注脚。元洪投资区突出“产城融合,以产为主”的理念,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形成“三脉四廊、海城五象”的总体空间格局规划,其中食品产业相关用地占比达到46%,满足大规模产业发展需求,同时积极推进建设食品产业园、创新商贸城、港口物流园、交往创享城、山海小镇等五大功能区建设。 

优化环境  激发活力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我市着力在提升营商环境上抓创新促改革,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从优化政务服务入手,建立并落实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深化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涉企服务“一类事”改革,加快推进镇街履职事项清单编制等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培育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今年7月,福州鑫华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全市首张通过“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模式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前听说迁移手续复杂,要跑多个部门,没想到今天在一个窗口就全搞定了!”鑫华晟公司负责人在现场感慨。这项改革大幅简化了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间、减少了企业跑动次数,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迁入福清的便捷与高效,也标志着福清市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正式进入“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新阶段。

今年6月,在保航(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碳酸饮料5万吨项目现场,“首席服务官”针对即将开展的竣工验收手续开启“全流程护航”模式。结合项目实际,将繁杂的验收要求梳理成清晰明了的“通关指南”,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的材料准备路径。从规划核实的细节把控,到消防验收的要点解析,“首席服务官”全程“手把手”指导,逐一标注材料准备的关键节点与注意事项,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大幅提升申报效率。

今年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联合市自规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多次前往融侨经济开发区、江阴港城经济区、元洪功能区等园区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活动,通过“靠前服务”“现场问诊”“全程护航”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审批服务支持,精准赋能企业发展,为福清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潮涌龙江千帆竞,开放福清万象新。今后,我市将以更大的魄力,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链接全球资源要素,把福清打造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