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2月14日讯 福清元宵灯会再度引发央视关注。继去年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直播福清元宵灯会盛景后,2月12日晚,央视CCTV4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再次进行现场连线直播,时长超3分钟,聚焦福清赏灯观景庆元宵、特色非遗舞新春的热闹场景。
直播期间,央视记者走进利桥古街,通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侨乡福清精心打造的36组特色元宵花灯,以及多场非遗表演。
“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伡鼓舞。这是由伡、锣、鼓等器乐共同演奏的大合奏,现场40多名来自新厝硋灶中心小学的学生,分别担任散手、锣手、拨手和鼓手,在古典节奏中变换出多样造型、花样动作与舞步。在福清,浩浩荡荡的伡鼓舞是逢年过节的开场节目。”在利桥古街,央视记者详细介绍了福清伡鼓舞、海族舞、板凳龙等极具福清海洋文化和侨味特色的非遗项目。
记者身后,新厝硋灶中心小学的学生们组成散手、锣手、拨手,在鼓手指挥下不断变换队形,穿梭于凉伞之间,让游客领略伡鼓舞的独特魅力。
身着黄色服饰的表演者们舞动着形象逼真的鱼、虾等海洋生物造型,在锣鼓声中展示“蜈蚣步”“三财四箱”等花样舞步,祈愿渔业丰收、合境平安,尽显福清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月舞板凳龙是福清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寓意将福运、好运、财运送进家家户户。当晚,超百米的板凳龙在锣鼓喧闹中欢腾起舞,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后盘旋(如图),蜿蜒游动间,将万千祝福洒向人间。
今年福清元宵灯会汇集了海口、高山、港头等8个乡镇,以板凳龙及民俗活动巡游的形式,与市民游客同贺新春、共享福运。前往灯会现场,跟随震撼舞动的板凳龙开启“追龙”之旅,深度体验特色传统文化的浓郁韵味,成为不少市民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会,也让福清的元宵氛围愈发浓厚。
除非遗展演外,今年福清的花灯融入诸多侨乡元素。例如,江阴镇的灯组以海浪托起圆月为主体,寄托相思之情;海口镇的灯组则以“地球”悬于天际,寓意福清侨胞足迹遍布五大洲,却始终情系故里、心怀天下。
据悉,自元宵灯会启动以来,全市36个灯组在龙江沿岸(利桥古街至玉融大桥段)、虎溪沿岸(市消防大队至清繁大道段)、东部新城(猪母湾)等地璀璨亮灯,奏响最福清的主旋律,营造出健康向上、喜庆祥和且富有时代气息的节日氛围。
登上央视直播,展示三福之地的幸福美好生活,与全国人民共享新春喜乐、共颂盛世华章,更是将福清元宵的节日氛围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