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以“绣花”匠心织就居民生活“幸福图景”

2025-02-06 10:45:14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施鸿红

2025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宏武表示,将继续深挖产城融合发展优势,突出城区产业,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构建街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设最优最佳、卓越超越的最福清贡献宏路力量。

优化发展环境 激发经济活力

岁月不负实干者,荣光洒满奋进路。魏宏武说:“新的一年,我们将巩固经济发展基本盘,继续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战,为社会发展夯基筑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推动高铁片区建设。2024年,宏路街道已完成高铁片区新征用地215.2亩,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街道将全力推动高铁文旅小镇中央景观带一、二期,沃底道路工程等项目尽早动工,并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交通便利和人流量等优势,发展“高铁+”经济。

完善基础配套建设。全面铺开大陈线道路“白改黑”、福金线道路建设,进一步提升路网水平,打好“硬”基础;推动宏路村、东坪村步道建设,将高铁片区、龙江沿岸7个村的步道连线成片,形成环宏路辖区步道,盘活“步道经济”;大力推进龙江中上游生态修复工程(宏路桥—坝下段)建设,协调水岸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聚焦项目积蓄发展动能。宏路街道将持续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的工作思路,用好项目稳增长。加大对全街道31个省、市重点项目督促指导力度,第一时间收集项目入库手续,为投资后续增长提供支撑。推进观溪壹号邻郡、融基公馆、融侨南翼片区产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龙江中上游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能电气新能源储充、恒一家饰技改等已开工项目早日竣工。

推进城市更新 提升城乡品质

2025年,宏路街道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城中村改造为抓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用城市更新赋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绣出美丽宏路的新画卷,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

过去一年,宏路街道完成了石门、大埔等城中村改造数十个项目,涉及面积约8.4万平方米。完成石门美食文化节点改造、古榕公园建设、大埔民族特色文化节点建设等16个一期项目,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改造成果,提升民生福祉。同时,宏路街道结合观溪片区整体规划,指导第二批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利用生活生产留用地补偿款回购物业,变“输血”为“造血”,补足村集体经济短板;在东坪、金印、南峰3个村铺开建设环高铁健康步道,为群众打造“五分钟健康生活圈”,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以宏路田园步道为试点,探索发展“步道经济”,通过增设步道咖啡屋、露营太空舱等娱乐点,吸引一批城市游客开展近郊乡村旅游,盘活带动乡村餐饮、农田采摘等经济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2025年,宏路街道将继续按照“一村一策”原则,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共梳理城中村改造二期建设项目34个。其中,石门城中村改造涉及19个项目,总投资1.18亿元;大埔城中村改造涉及15个项目,总投资0.55亿元。同时,宏路街道将全力推动太城溪公园、石门综合服务中心、大埔村滨江文化公园等二期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并指导石门村、大埔村根据自身村情回购商业,发展物业型集体经济,助力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既补齐各类公共服务短板,又兼顾环境美化,既能挖掘文化内涵,又能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形成可持续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推动产城融合 擦亮发展底色

2025年,宏路街道将继续围绕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软、硬两方面支撑能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产业提升、品质提级。

大力推动产业提升。2024年,融侨南翼片区改造初见成效,首批8家收储企业已完成收储并出让,收储用地约144.6亩,征迁收储后可形成约189亩商住用地,累计出让金15.85亿元,有效加快福清西片区“退二进三”进程。

2025年,宏路街道将结合城中村改造,继续推进石门及大埔片区7家企业收储工作,推动低效用地整治。持续在招商引资、技改提升、企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重点围绕福光天瞳、中能电气等龙头企业,支持光学、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建设,通过腾笼换鸟引进优质企业落地。

加快推进片区品质升级。在以商业经济带为核心的清华路、福埕路周边,建设集现代商业街区和高端制造业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园区,逐步向324国道等周边延伸,推动融侨南翼片区全面打造产城融合的都市型工业园区。

加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片区内道路品质提升改造,5G基站、关溪河道改造等项目,加速商业经济带、货车停车场、人才公寓等项目开工建设。

展望未来,满怀信心,步伐坚定。魏宏武表示,宏路街道将持续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用一步步坚实脚印,见证街道发展新篇,不断“持针走线”,以“绣花”匠心织就居民生活的“幸福图景”。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