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劲吹文明风

——港头镇积极搭建传统美德实践平台,改革婚丧习俗

2017-04-11 11:55:37   来源:福清新闻网  

  福清侨乡报-福清新闻网4月11日讯(记者:薛雅平 通讯员 俞芳)  和风拂绿野,乡村春意浓。近年来,港头镇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改革婚丧习俗,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搭建传统美德实践平台,凝聚“最美”力量,让文明乡风的种子落地生根……村民自治 文明乡风外化于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的地方喜事越办越阔、丧事越办越大、操办项目越来越多。在这样的风气下,有些群众心里有苦难言,但为了“面子”,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搞排场。为此,港头镇积极推进各村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全镇3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成员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思想解放、办事公道的党员或村民代表组成,管理和引导本村红白事操办。

  在红白事办理标准上,各村通过召开座谈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制定村规民约和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草柄村为例,2005年,草柄村制定了16条涉及计划生育、环境整治、土地管理、婚丧嫁娶、扶贫助困等内容的村规民约。每年年初或年底,草柄村党支部都会召开由党员代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三合一’大会,修订完善相关村规民约。”港头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年来的推广宣教,使得草柄村家家户户都自觉照“规”办事,严格遵守丧事从简约定,破除陈规旧俗,实行丧事发白不得使用毛巾等物品,只准使用白布条,花圈限制20面,超过部分改用挽联送葬;不准开追悼会,鼓乐队不得超过3支,不得用车队送葬。婚嫁喜事新办,规定酒席每桌不得超过10道菜,不得分糖、分食品。

  “以前,占阳村每一场丧礼至少要请10支乐队,雇请专人抬轿、拉花圈,给来送葬的亲友发放毛巾、浴巾、香烟等,一场丧礼办下来,家里至少得花数万元,很多村民认为还不如节约一些钱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占阳村老人会会长何术基说,经过占阳村老人会、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进行了丧礼改革。如今,占阳村每场丧礼最多只能有3支乐队、30个花圈,不再用招魂轿。老人会负责给送葬的亲友们每人发放一枚纸花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在附近村庄引起很大的反响,不少村庄纷纷效仿。

  典型引领 文明乡风内化于心

  文明乡风重在实践、贵在养成。近年来,港头镇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依托文明村创建形成鲜明导向,依托传统节日弘扬文明新风,依托重点人群抓好示范带动,树立“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

  如今,在草柄村,随处可见像“爱乡村”“秀娟楼”“梅珠亭”这样的捐款碑匾。草柄村支部书记王长勇说,这些碑匾不仅体现出村民对建设家乡的关心和支持,更是一种无声的榜样力量。“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改变农村社会风气也需要思想开化的群众现身说教,让新风正气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王长勇说,草柄村注重发现“身边好人”,并将他们的凡人善事在村里宣传推介,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是草柄村的团圆节,当晚,除了举办集体聚餐和文艺演出外,还要表彰一年来的道德楷模,诸如事业有成、乐善好施的成功乡亲,家庭和睦的“五好家庭”,弘扬传统美德的“好媳妇”和“好儿女”,敬业爱村的“好村民”等,凡获奖者,优先优惠享受村集体的公共资源。

  典型带动,德行天下。港头镇为抓好孝敬、节俭、诚信三项教育,积极搭建传统美德实践平台,在各村重点开展了赡养老人协议书签订和公示工作,全镇签约率达96.6%。各村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对个人赡养老人履约情况定期进行评议,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评议结果在“善行义举四德榜”上公布。与此同时,大力宣传“厚养薄丧”、“隆礼重法”传统美德,在部分经济基础好的村建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老年公寓,改善老年人生活待遇,使群众对“厚养”产生新的认识。

  为充分释放“最美”身边人的“蝴蝶效应”,引发人人争做“最美”,港头镇许多村庄开展每周为父母改善一次生活,看谁家做得好;每月给父母清扫一次居所,看谁家干净;每年为父母增添一套新衣,看谁家漂亮等竞比活动。全镇各村广泛开展“模范村民大家推”、“孝子”、“好媳妇”、“好邻居”、“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家风民风村风。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
5.9131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