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周礼佾舞翩跹入高校

2017-09-14 10:38:40   来源:福建日报  

佾舞展演。

  东南网9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文/图)

  习仪让心沉静下来

  70位学生,右手执翟(dí),左手执龠(yuè),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举手投足,都庄严大气,载着满满的正能量。

  8月28日上午,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的特别助理、至圣孔学基金会执行长陈泰旭率领福清市立达孔学会会长、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佾舞代表性传承人李宗霖等专业教学团队,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佾舞传承班师生教授佾舞。

  “周礼·佾舞”文化源自河洛“六代乐舞”,3000多年前,周公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开始制礼作乐。他整理并继承了前六代遗存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用于国家大典和宫廷祭祀活动。佾乃礼之意,分别为天子八佾、公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个乐章由32个动作组成。这如同现代国际交往中迎接国宾所施放的礼炮有21响、19响、17响等规格区别,其规格等级不可僭越。

  周代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自上世纪初,周礼佾舞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近一个世纪。

展演

  如此古老的佾舞,在新潮的大学生中间会有“市场”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书记、佾舞班主任郑永森告诉记者:“自从开班的通知一出,学生反应非常热烈。经过筛选,确定了70位学员。”

  “佾舞见证了华夏5000多年文明史。古人贵族学校每年开学典礼、四季释奠先师,呈献佾舞表示尊师重道之意。”李宗霖介绍说。佾舞分为“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统称三献礼,每一献礼由三十二个舞姿构成一个乐章。李宗霖表示,本次5天的教学中,将完成学生们“初献礼”的传习与训练。

  “传承佾舞特别有意义。青年作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雄起的主力军,我们不愿看到自己的文化精髓被历史的风沙埋没,失去昔日光芒。”龙宝燕同学充满着对佾舞文化的渴望。

  “习仪佾舞时,不要刻意去记动作,如果走神、有杂念,就会跳错。跳的时候,心无旁骛,内心干干净净,很轻松,这种感觉是以前没有体会到的。”金融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洪钰莹强调说,“我特别喜欢听李老师讲解每一个动作的道理和其中蕴含的意义,这教的都是做人的哲学。”

  学过音乐、表演、古典音乐的大二学生邱永香,听说学校开设佾舞课程,早早就报名了。“深圳的生活节奏很快,即使在校园,都能感觉到压力。通过传承和习仪佾舞,让心沉静下来、慢下来,能够净化自己的心灵,我很喜欢。”

学生体验佾舞展演服装。

  仪式养成知礼守规

  习仪佾舞者统称“佾生”,通常都是由官方遴选才思敏捷、品学兼优、择优录取的官学生,也就是儒生担任。佾舞体现“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儒学思想品德和精神价值,对佾生讲求“诚于心,形于外”,其呈献在于表达对圣人先师无限感恩敬仰之情。

  从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的林则徐纪念馆陈列的资料中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 12 岁就被选为佾生。可见,古时佾舞教程已纳入教育体系,希望社会的精英阶层自幼养成知礼守规的习惯,成为社会各阶层的表率。

  “佾舞以正方形的队形,意为教育学生应为人正直,其动作以圆弧线为基准,意为教育学子处事圆融。”郑永森谈到,佾舞的“初献礼”将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隆重呈献。“佾舞是具大国风范的礼仪,是儒学文化的载体,很有仪式感,能让学生清静思考。雅乐动作,能使身心合一,通过诗礼乐的熏陶,让学生做一个善良、正直、有礼貌的人。”

  “佾舞彰显的是‘礼’,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历史的礼仪核心。其侧重内在的教化功能,通过动作、表情、举止、服装、道具等,提醒自己要行得正、站得直、走得端,言行都要在一定的规范中。”陈泰旭说,“人们要有交往规则,这个规则就是‘礼’。”

  据悉,深职院是广东首批、深圳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多年来,该校坚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引导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职院将与福清立达孔学会共建佾舞传承基地,将佾舞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项目课程加以扶持,将其打造成深职院的文化名片。既是让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职业教育的具体举措之一。

  “专业,可能让你做好事,也可能做坏事。用传统文化来充实学生的精神,让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守伦理道德。知可为,知不可为,进入社会,不欺诈、不生产假冒伪劣,做到以诚待人,社会和谐。”郑永森说。

李宗霖在纠正学生的动作。

  福清人的恢复传承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华传统这套纯正完整典雅的佾舞规范和动作源自福清,她是国内唯一依据明代《頖宫礼乐疏》恢复和传承“周礼·佾舞”的城市。

  周礼佾舞在福清源远流长,清乾隆佾舞木刻版《福清县志》详细记载了官方集体传承佾舞的建制。北宋福清籍乐师刘诜(shēn)主持制订的“大晟乐章”被宋徽宗钦定为国家正统音乐,颁行天下。《大晟乐书》对包括佾舞的程式、动作在内的唐宋以来国家的乐理和乐制进行全面的系统梳理总结,成为后世各时期礼乐史的典范。明朝时,其中六首被李之藻收录编撰在《頖宫礼乐疏》中而得以保存,至今仍为两岸佾舞配乐。清代纪晓岚又将《頖宫礼乐疏》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得以流传至今,成为现在中日韩柬缅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孔学礼乐文化研究考据的权威文献。

  遗憾的是,它在大陆已濒于失传,仅在台湾地区完整保留和传承了明朝《頖宫礼乐疏》之图谱、舞谱,拯救濒临失传的周礼佾舞迫在眉睫。

  在原台湾孔府管理处主任江逸子先生的指导和台湾佾舞传承人庄汶浈总教练的鼎力支持下,2012年7月,李宗霖发起成立了福清市立达孔学会,以传承“周礼·佾舞”为抓手,整理佾舞图谱画册及乐理典籍、抢救古八音雅乐、古诗词吟唱等。

  2013年,福清市政府启动了恢复传承“周礼·佾舞”的保护计划,福清市立达孔学会作为“周礼·佾舞”的传承保护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佾舞进校园的传承工程,逐渐形成辐射小学校、周边职专、高等院校的孔学文化推动力。2014年成立了福清市佾舞团,2015年、2016年福清市佾舞团应邀赴泰国、柬埔寨、澳门、香港参加“中国·福建周”的文化展演,得到海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及孔学机构的广泛赞誉。

  2017年1月,“周礼·佾舞”被列为第五批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代表性项目名录。

  佾舞将因为积极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而名扬海内外。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
1.2839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