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无人机拍摄)。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福州日报讯(记者:蒋雅琛 谢星星)福州,挺进深蓝的先行者。福州,挺进深蓝的领跑者。
早在主政福州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福州”的发展战略。他指出,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福州向海图强,挺进深蓝,积极对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海洋战略,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在去年召开的全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上,福州明确提出,将“海上福州”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去年,福州以全省四分之一的海域面积、四分之一的海岸线和五分之一的海岛,创造了相当于全省三分之一的海洋经济总量,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提前实现“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向海拓展
立体交通不断延伸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20多年的接续奋斗,福州不断深化海陆空联动,引领城市沿江向海发展。
扬帆“一带一路”,港口有了新节点:江阴港区,一条新的东南亚航线不久前开通,福州港丝路海运航线再添助力;松下港区,随着最后一座航标精准入水,福清湾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航标调整作业圆满完成,15万吨级船舶靠泊指日可待,松下港区迈向大船大港时代;闽江口内港区,首批134标箱重柜通过新模式由青州作业区转运至江阴港区,后经干线船舶出口,福州港外贸集装箱水水转运业务成功首航;罗源湾港区,一艘装载7万余吨煤炭的中国香港籍船舶安全靠泊罗源湾华电可门电厂码头,成为港区首艘夜航靠泊的7万吨级船舶,港区夜航等级进一步提升。
四个港区相辅相成,形成拳头合力,福州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航运交流合作,打造东南沿海国际航运枢纽大港,大力拓展远洋干线,加密海运支线网络,促进集装箱、散杂货、海铁联运、临港物流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布局港口。
截至目前,福州港航线通达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泊位增至200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增至66个。2019年,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突破350万标箱。
加强后方集疏运系统,陆运网络正在延伸:沈海高速扩容二期稳步推进,始于江阴港,终于湄洲湾,两端接入疏港公路,将加强兴化湾江阴港区与湄洲湾两大港区的联动,打造“一集一散”;福厦客专加快建设,建成后老福厦线部分运力有望转为货运,增强港口的集疏散能力,充分发挥福州港对经济腹地的辐射效应;海岛坚守六年,突破“建桥禁区”,上万名建设者在世界“三大风口之一”的平潭海峡建起了世界首座跨海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成功将海峡的怒涛征服于脚下……
打造海丝门户枢纽机场,空中网络正在加密:继二轮扩能完成,福州机场去年又传出喜讯,二期扩建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提上日程,“双跑道、双航站楼”的梦想指日可待。
二期扩建工程的建成意味着能容纳更多飞机,服务更多旅客,它将进一步把福州机场打造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对台航空运输主枢纽和国内领先的省会机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枢纽机场,对于进一步完善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民航机场网络体系、促进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福州机场航线进一步丰富,截至目前,福州机场开通航线113条,其中国际航线20条,地区航线6条,国内航线87条。
大道如虹,巨龙卧波,空中坦途,一张互联互通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延伸、加密,设施联通在提速的路上行稳致远。
经略海洋
蓝色引擎强势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经略海洋,产业支撑必不可少。福州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着力绘就一幅耕海牧渔、向海图强的蔚蓝画卷。
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的连江,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鲍鱼、海带养殖全国领先。稳坐“头把交椅”,连江如何谋求突破?一场机械化革命正引领渔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台鲍鱼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启用,标志着鲍鱼从人工养殖迈向机械化养殖时代;“振渔1号”海水鱼养殖平台下水试验,成为国内首部深远海自动旋转海水鱼类养殖专用网箱;“福鲍1号”抵达苔菉镇东洛岛海域,刷新了全国最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记录……
三个“1号”平台相继投用,这是福州海洋人探索海洋的尝试,他们为全省海洋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路径,也为中国渔业现代化提供了基层实践论证。
一产步步为营,二产强势崛起。空中鸟瞰,四大临港产业基地犹如一个个聚宝盆,汇集福州向海图强的力量。
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期盼已久的“开工令”响起,万众瞩目中,总投资500亿元的万华化学福建MDI产业园正式动建,这意味着素有“化工航母”之称的万华化学集团终于“驶入”江阴。这是福州近年来引进的最大化工产业项目,未来投产后将引领我省突破MDI技术瓶颈,打造全球MDI项目TDI技术领先、最具竞争力的化工产业园。
可门临港产业基地,申马二期扩建年产20万吨环己酮项目同日动建,以申远新材料公司为龙头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全面向上下游发展。在广阔的港口腹地,港口物流产业、能源电力产业、新材料产业“三箭齐发”,可门港逐步迈向年吞吐量亿吨、产业集群千亿元的东方大港。
罗源湾北岸和松下冶金产业基地,大东海冶金、罗源三钢闽光、宝钢德盛不锈钢等企业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水平,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就在其中。
环松下港区食品产业基地,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集聚效应初显,目前已引进36个食品产业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打造全球食品展示交易集散中心、国家进出境食品安全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我市临港工业基地总产值已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增长极。
这幅画卷中,还有三产明珠蓄势发力。
时光流转中,琅岐岛日新月异。不久前,琅岐区块基础设施项目(二期)道路工程正式开工,进一步唱响了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开发建设的主旋律。围绕生态旅游岛定位,琅岐突出对台优势,年内将建成文旅体验中心、望江楼度假中心,打造福州市乃至周边地区旅游休闲、康养度假新亮点。
背枕青山,面朝大海,连江定海湾山海运动小镇即将“起锚”。海上游乐园初见雏形,观景台延伸至海面,咖啡屋、攀岩墙引人流连,小镇一期计划于今年6月试营业。
永泰葛岭欧乐堡海洋世界每天3场的海洋动物表演,无数游客趋之若鹜。2018年开业迎客以来,欧乐堡海洋世界打响“到山里来看海”的永泰旅游新品牌,未来旅游综合体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将达800万~1000万人次。
截至目前,“海上福州”项目已生成210项,主要涉及临港基础设施、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文旅、海洋渔业等方面。今年福州步伐更大,挺进深蓝,着力拓展海洋产业发展新空间,推动海洋三产融合发展。
以海为媒
开放之路风起帆张
拓海开洋,风起帆张。
作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领军城市,借助“海上福州”战略发展的东风,福州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开启了新一轮的扬帆远航。
“福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希望福州市和仰光市以‘海’为媒,进一步深入交流,擦出新的火花。”去年5月,在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港口合作论坛”上,缅甸仰光市市长茂茂索的真诚话语,道出了有福之州的开放格局。包括缅甸仰光在内,来自16个国家的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员、顾问和福州市国际友城、外国使领馆、国内外知名港航企业代表等参加了论坛。
如果说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港口合作论坛是一颗星星,那么,在福州接连举办的与“海丝”“海洋”有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如点点繁星,托起开放榕城走向世界舞台,进一步强化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人文交流合作。
以海为媒,福州成为全球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去年5月,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盛大开幕,参展的海内外嘉宾、客商数和覆盖的国家地区数再创新高;去年10月,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榕举办,32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额超过180多亿元,创历史纪录;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址及秘书处永久落户福州,委员会会员涵盖五大洲26个国家56个城市。
以海为媒,福州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已与世界各地的17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2010年起,连续荣获“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等;“福州日”成功举办五届,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多个城市推介福州的产业优势、投资环境;以网龙为代表的榕企走向世界,与多个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达成实质性合作……
以海为媒,福州打造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新样板。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福州自贸片区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出体制机制创新13批163项。目前,福州自贸片区共引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备案558项,合同外资总额36.35亿美元;共核准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31项,协议投资总额13亿美元,比增717%……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福州开放的脚步也不会停止,只会愈进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