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盛夏榕城,处处都是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从故事中不仅读到习总书记当年工作的点滴,更激发我们接下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一心为民谋幸福,脚踏实地谋发展。”“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体现强烈的责任担当,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连日来,福州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交流心得,畅谈体会。大家表示,要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充分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科学理念、重要部署、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牢记嘱托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采访实录生动记录了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领导风范、工作作风和赤诚情怀,这些事迹激励和鞭策着我们要继续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全方位推动福州高质量发展超越。”市发改委主任郭建国表示,全市发改系统将继续一手传承前沿战略思维抓经济,深入开展“抓项目 促跨越”专项行动,重点布局推进新基建建设,构建以“三个福州”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福州新区和滨海新城建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一手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抓民生,加快民生补短板,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文体“四个样板”,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幸福之城。
《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在市工信局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双百双千”增产增效,实施“百项千亿”工程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实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行动,增强上中下游产业协同联动,加大工业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晋安湖、东湖、旗山湖“三创园“建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信心,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应有贡献。
接力传承
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28日下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会上,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保持勇当先锋的锐气、敢闯敢试的勇气、改革创新的胆气,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良好精气神。同时,要用习总书记在福建期间留下的创新理念、科学方法和优良作风来破解巡察期间工委自身查摆的问题和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等,推动模范机关创建、“双百”创建,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时,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市民)服务中心就是在习总书记‘一栋楼办公’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经过20多年接力传承,福州市政务服务从1.0版升级到4.0版,为越来越多企业和群众带来更便捷的办事体验。”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张晓容第一时间细读采访实录,倍感振奋。他告诉记者,福州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7轮简政放权,累计取消审批事项373项,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审批智能“秒批”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政务服务”。
以人为本
回应群众强烈诉求和热切期待
“《习近平在福建》中提出,习近平同志早在2000年就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这也为我们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许多启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耕保处处长姚志勇表示,近年来,该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重点抓好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在全流域沿线大力推进岸线复绿、裸露山体修复、违建拆除、建筑立面及绿化提升等工作。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创新方式保护耕地资源。“新出台的国土空间规划也创新性地提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规划引领下,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迈上新台阶。”姚志勇说。
“认真学习《习近平在福建》,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以及他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鼓楼区东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郑明强说,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群众手中。为此,东街街道始终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以8个网格为基础,百余名街居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利用周末以及“民生服务日”“城市管理日”等,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用“脚步丈量”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四巡四访四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此过程中,还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共建单位、辖区居民齐心协力参与社会治理,持续做好城市管理、文明创建、垃圾分类、民生保障等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