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10月13日讯(记者 林文捷 通讯员 芳娜 张立)为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服务功能,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构建开放式、多功能、宽覆盖的立体式远教网络,力促远程教育学用工作上水平、出亮点、见成效,使“远教广场”成为宣传政策方针、开展党员教育、推进中心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服务民生、技术培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借“东风”,标准建设出亮点
以前,受村部党员教育场地的限制,座位有限、受众固定,阳下街道平时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时,大多数的党员群众都在上班,参会率低始终困扰着基层支部。为此,阳下街道创新举措,将后兜溪文化广场打造成“远教广场”,使远程教育由室内转到户外、从封闭转向开放,有效突破了教学场地的限制,扩大了远程教育的实效。
同时,该街道将远程教育工作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在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文明创城等工作中,播放上级相关政策,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益,为工作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此外,根据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安排播出内容,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播出卫生防疫相关课件,在春耕季节播放农作物种植技术相关课件等,不断提高播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阳下街道“远教广场”的打造,是我市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延伸党群教育触角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基础好、设施全的村(社区)开展“远教广场”建设。按照“质量第一、发挥功能、长期使用”的建设原则,与乡村建设规划相配套、与人居环境整治相协调、与党员群众学习相融合,在人口集聚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安装“远教”大屏,让“远教”平台从室内转向室外。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远教广场”3个。
汇“匠心”,文化生活大提升
“夏天傍晚,来远教广场消暑纳凉的群众越来越多,边观看远程教育视频,边攀讲、锻炼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了。”镜洋镇东风村村民陈大妈说,日前,该村两委将15平方米的户外大屏搬到党建广场上,将远程教育由“家庭影院式”变为“露天广场式”,由“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不仅扩大了远程教育的覆盖面,也延伸了党员群众的参与度。
每晚19点到21点,“远教广场”的屏幕准点亮起。东风村结合本村村情特色,列出每周播放菜单。19:00—19:30,现场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要闻,紧跟实事动态。19:30—19:45,通过视频广播方式,公开党务、村务,让村里的各项工作透明化、公开化。19:45—21:00,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员教育视频、红色影片、三农致富经等,切实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思想素质,提升群众的致富理念和创业技能。
管理人员每周提前向群众征集意向节目,根据党员和群众需求,编排下周节目。“我们明确远教站点管理人员作为远教广场的管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提高操作技能,负责对大屏播放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及时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合理需求,安排播放计划,是远教广场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设备维护机制,定期检查连接线路、硬件运行状态,保障设备运行正常。
挖“潜力”,学用效果有保障
夜幕降临,东张镇先锋村“远教广场”上,一群中青年妇女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广场上LED大屏幕正播放着红色电影,周边村民也被吸引前往观看。
“一直想看《长津湖》,在农村也没有电影院。现在有了这个远教广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片。”村民黄大姐说。
“以前开展远程教育,集中在村部,受众面窄,学习方式和内容也相对单一。现在建成远教广场,集合党性教育、民生服务、政策解读等功能,致力于打造党建文化综合服务阵地,让党员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东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把党员远程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农村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和重点工作抓严抓实。为拓宽远程教育教学渠道,该镇利用先锋村溪炳山公园LED播放屏,凭借场地空旷、人流密集的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党员远教广场,受众面覆盖周边3个村居1万多人,真正实现了远程教育“化远为近、寓教于乐”的目的。
“党员电教远教工作要在教育党员中体现担当,在宣传引导中扩大影响,在服务中心中彰显价值。”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推动党员电教远教工作主动融入中心、自觉服务大局,强化示范引领、带动比学赶超,助力党员电教远教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