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的幸福乐章

——福清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022-05-30 11:30:58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明

千年古邑的幸福乐章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着眼于21世纪,着眼于福州的现代化建设,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切由此启程,一切因此壮阔。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年来,历届福清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厚植民生根本,努力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水环境建设等方面补齐短板,对民生倾斜支持持续增长,民生投入从1992年的5825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102.6亿元,年均增长19.5%,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人民生活得到了历史性改善。

教育医疗齐发展 落实保障惠民生

2020年9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福清一中音西校区正式投用,新校区占地162.5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按照福建省示范性学校标准建设,规划建设9栋大楼,设置96个班。福清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后,不仅缓解了城区西部片区生源密集、布局不均、学位不足的问题,也更好地满足了周边适龄学子就近入学的需求。

2016年12月24日,福清市医院正式搬迁至新院,开启了发展新篇章。福清市医院新院占地面积177.17亩,一期项目主要建设门急诊医技楼、病房大楼、后勤供应综合楼,2016年10月竣工;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医技住院大楼、感染科大楼、值班教学综合楼,全面建成后,医院床位数将达到2000张。对于百万福清人民来说,作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福清市医院新院的建成投入使用,从根本上优化了患者的就医环境,提升了健康的良好保障。

福清一中新校区、福清医院新院建设只是我市大力推进教育医疗齐发展的缩影。30年来,不论是教育还是医疗补短板,我市向来不遗余力。

1995年,福清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1998年通过国家验收,提前三年实现“两基”工作宏伟目标;2005年通过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双高普九)评估验收;2013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评估……

30年来,福清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从2008年起,加快了校舍建设步伐;2017年到2020年,全市投入18亿元,建设福清一中新校区等83个项目,新增学位24万个;2021年,加速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工动建了福清二中新校区、城关小学第二校区等一批学校,福清一中观溪校区、海峡幼儿园等建成投用,新增学位9300余个。

医疗是民生之需,福清对医疗卫生投入同样是大手笔。据统计,全市医疗卫生投入从1990年的32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694亿元,30年间增长210倍以上。

2017年、2018年福清市医院、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先后升级为三级医院; 2020年4月和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清分院分别揭牌成立……2021年,我市还加快推进福清市医院二期、福清市疾控中心等36个医疗补短板项目建设,健康福清成效日益凸显。

除了医疗服务水平的飞跃发展,我市多元养老格局也日趋完善。30年来,我市以农村幸福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照料中心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养老领域补短板工作,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58个、农村幸福院381家,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让老人乐享幸福晚年。

文明创建不止步 文化惠民乐万家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获评全省文明城市后,福清又把目标瞄向更高,开启了一场永不停歇的创建接力。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朝着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福清奋进。2020年11月,福清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梦想终成现实。

从顶层设计到机制建设,再到考核问责,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推动创城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示范化引领、智能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品质化提升、项目化推动,夯实创建基础的应用“公式”全面发力,让福清的城市环境日益整洁、有序、靓丽,文明城市、单位、村镇、学校、家庭“五大创建”,市政道路、景观改造、绿化美化等环境整治“七大战役”,创建氛围、市民素质等“十大提升行动”,也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文明,如缕缕春风,吹拂福清大街小巷,潜移默化地滋润每一个福清人民的心灵,让文明福清持续文明成了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

以人为本,创城惠民是福清文明创建始终坚持的初心。多年来,我市以创城工作为契机,全面铺开“十位一体”工作,分批次启动“口袋公园”建设,各种“见缝插绿、因地制宜”的小型绿地、街头小游园让福清人的生活充满惬意。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蜘蛛网”不见了,公共设施配套更全了,街面颜值提升了,市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爱,让城市更有温度。近年来,王锦萍、薛建波等道德模范代表与爱心妈妈帮帮团、福清义工协会、红心关爱联合会等团队的志愿者,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筹款捐资助学等爱心志愿行动,点亮了福清这座城市永不熄灭的文明之光,每天都有一种感动温暖着人们的心田。

福清人的“精神食粮”也日渐丰盛。从“全民阅读书香浓”到“我们的节日”,再到红色经典电影展映进基层;从主题文艺下乡巡演到优秀戏剧展演,再到高雅艺术走进大众;从“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到“福清海丝文化展示周”,再到长年不断档的各类美术书画展……一个又一个活动,为福清烙下了别具一格的城市精神印记。

千年古邑福清,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文脉深远。30年来,我市不仅在文化事业长足发展上持续发力,还积极补足文化设施短板,从只有一座文化馆,到建成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文艺家之家等一批文化场馆及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487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市有四馆、一镇一站、一村一室”的文化服务网络。各类公园、体育健身路径、健身活动中心、篮球场遍布城乡之间,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文化体育事业欣欣向荣。

全民治水美家园 护河爱水幸福城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2021年12月,龙江生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拉开序幕,我市将用打造百年精品工程的决心,力争让“母亲河”重现往日灵光。该工程结合东部新城开发建设,高标准开展龙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将把龙江打造成为福清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让龙江成为防洪保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幸福河。

回望历史,福清从未停歇过对水的治理。为更好地治水用水,营造美丽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从2006年到2016年间,福清就耗资10亿元,拉开了龙江综合整治大幕。2018年,福清再次启动全域综合治水行动,开展湖库水系连通建设、“一村一池塘”建设、“百村万人”清渠行动、“污水零排河”攻坚行动等一系列治水行动,美化我们的共同家园。今年,“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在福清全面铺开,齐心协力美家园、共建幸福城成了每位市民的共识。

福清还以水为底色,千方百计增加绿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面打造“绿色福清”,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今年,全市计划植树造林8685亩,其中,江河流域重点地段建设任务30亩、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修复150亩、松林改造提升6035亩、其他人工造林更新2470亩。

在不断擦亮生态底色的同时,福清一体化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工作,实施“三五七”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绿色通道”“绿色新城”等造林工程;实施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一江四溪四山”城市公园建设、“四绿”工程;开展“两违”整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河长制”,推行全民治水模式,常态化开展无人机巡河、万人巡河清障活动。

如今,在虎溪公园,原来的硬质驳岸被改造成缓草坡,并在沿岸增设亲水步道、透水混凝土步道和阶梯式亲水空间,种植生态、观赏、耐水湿植物等,打造生态驳岸景观。不仅仅是虎溪,围绕“一江四溪”,福清用生态修复为龙江流域织就“绿色绸带”。在太城溪,通过建设梯级强化表流湿地、带状湿地、包塘湿地以及水生物植物修复等,实现了太城溪水质提升。

漫步福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福清生态文明建设渐入佳境,为全市人民带来了普惠的民生福祉,也为福清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福清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二期合作项目签约。项目涉及全市17个镇(街)91个行政村(场),受益人口逾16万,计划于明年底全部完成。届时,我市城乡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9.99%,比全省和福州市提前两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一水活一城。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治水、护水、爱水成为一代又一代福清人的使命,昭示了福清为加快打造现代化海滨山水城市的决心。

唯有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30年来,在“3820”战略工程指引下,福清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百姓生活实现了幸福升级。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