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牢牢把握“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以党建“红”引领司法“优”,以党员“情”推动司法“暖”,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民生为念,传递司法温度
市法院专门为残疾人开辟绿色专窗,在法律援助站、无障碍调解室、律师服务站等设置“党员先锋岗”,优先安排党员干警为残疾当事人提供“一站式”便捷诉讼服务。2025年以来,已引导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8件,发放司法救助款1万元。同时,协同市残联、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推出10条残疾人司法服务举措,形成残疾人“救助—解纷—就业”的司法服务闭环管理,并抽调优秀党员、技术骨干,针对五类残疾人士,实行一对一的“一案一辅”工作,共为10名残疾当事人提供资金帮助、生活救助,满意度达100%。
以法治为纲,彰显司法力度
市法院坚持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助力民营企业发展。该院执行局审慎处理涉企执行案件,通过规范涉企执行,帮助企业及时收回债权3.1亿元,依法“活封活扣”了6家被执行企业经营性资产。同时,选派党员法官深入基层,加大执行力度和普法供给,多次开展“融法护航,优商兴业”惠企安商系列活动,编制《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场景和应对指南》,并在福州地区法院系统推广。由该院审判的某企业诉自媒体博主林某侵犯企业名誉权纠纷案件,曾入选福州市法院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以细节为要,提升司法精度
在司法调解工作中,市法院切实抓细抓严指标,通过每周院长办公会,通报指标运行情况、专项开展质效对账督导等措施。同时,由该院领导、审判执行工作督导领导小组把脉开方,倒逼落后部门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调解力度。
此外,该院切实壮大调解平台,与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拓宽普法释疑渠道,积极为群众解难释惑;联合市司法局,建立“枫桥联调”协同机制,聘请1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并推动各镇街派出9名调解员进驻人民法庭;充实道路交通纠纷多元调处中心、福清汇信金融多元调解中心、“茉莉姐姐”一室两中心等解纷平台的人员,2025年上半年,共委派相关人员化解纠纷163件,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有效率达100%,同比上升9.3个百分点。
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党建与审判、党建与服务融合的新路径、新举措,以更加坚定的政治担当、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更加公正的审判执行,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为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