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7月29日讯 7月24日,备受关注的福建省首个海铁联运港站联合调度中心迎来首趟集装箱业务,标志着福州港江阴港区海铁联运一体化运营正式开通,迈出了港口与铁路联运无缝衔接、场站资源高效共享共用的关键一步。
在自贸区福州片区江阴港铁路物流园,桥吊从数十米的高空落下“抓手”,火车上的集装箱被精准抓起后稳稳放在运输车上(如图),随后被运送到江阴港区集装箱堆场卸下,等待航期漂洋出海。之后,运输车再载上堆场的空集装箱运到铁路物流园装车,通过铁路发往内地各站点装货。
据了解,本次由江西省向塘站到达江阴港站的火车专列共运载66个集装箱,货物涵盖食盐、氯化钙、纯碱、化肥、玩具车等品类,将经由江阴港区港铁一体化枢纽快速衔接海运,前往中国台湾、东南亚海防、曼谷、仰光等海丝沿线港口。
“一体化运营让海铁联运迎来质的飞跃。”福建省福营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灵灵介绍,最大的红利在于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过去集装箱需经“两倒”(铁路卸车落地后再转运进港),如今实现“一倒”(班列直卸直倒至港区出口堆场),全程运输转运时间缩短12小时,真正达成“到站即到港”。成本方面,因省去一次吊箱装车环节,单箱物流成本节约30元,显著增强了内陆货源组织竞争力。
当天,两部桥吊同时作业,出动18部运输车,从8时45分卸车,截至11时集装箱全部集港结束。从铁路至港区堆场间的接驳时间仅用了2小时15分,而原作业模式需要4小时30分。海铁联运一体化运营模式提高作业效率50%。
据悉,福州港江阴港区海铁联运港站联合调度中心7月20日在福州江阴港铁路物流园揭牌成立,是全省首个海铁联运港站联合调度中心,通过港站多方合署办公的创新模式,推动江阴港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真正实现多式联运设施衔接“零距离”、多式联运作业体系“大融合”、多式联运生产组织“全智能”,达成多式联运的“统一组织、统一流程、统一监管、统一系统、统一标准”,真正实现海铁无缝衔接、两场一体化运营运作。
作为福建集装箱运输重点港区和福州港海铁联运核心枢纽,江阴港区此次一体化运营成效显著。数据显示,自堆场共享推行以来,海铁联运全程平均作业时间缩短20%(其中堆场间接驳时间缩短50%),全程联运成本降低近10%(堆场间短倒费用降低16%),货物准时交付率大幅提升,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坚实保障,更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