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4月25日讯 当前,我市水稻种植进入高峰期。福清市黄建福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市率先采用毯状钵体苗栽培技术,并配合使用北斗导航高速插秧机,实现了水稻种植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记者在新厝镇棉亭村一片农田里看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高速插秧机正在高效作业(如图),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整齐植入了水田。
“今年我们首次尝试毯状钵体苗,它的优势是对插秧机伤根较少,比传统毯状苗返青快,能提前5至7天收割,对产量提升也有帮助。”据合作社负责人黄建福介绍,今年,他的400亩示范田全部采用毯状钵体苗技术,预计湿谷亩产可达1500斤。此外,该合作社还引进井关高速插秧机,并配备北斗导航系统,支持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模式,通过预设地块参数,实现无人或单人驾驶作业。
“全自动模式下,插秧机可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转弯时,用遥控器即可操作。半自动模式下,仅需操控方向盘,即可完成作业,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这项插秧作业自4月11日启动,10天内就全面完成了。这为全年粮食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黄建福表示,毯状钵体苗与智能化农机具的配套应用,标志着我市水稻种植正朝着精准化、标准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