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4月8日讯 近日,记者在位于融侨开发区的福建帝视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厂房内看见,技术人员正忙着调试竹产业智能装备——智能竹条分选机器人,一根根细长的竹条经过机器人检测、挑选,被分别投放到不同料框(如图)。在厂房另一侧,是已包装好的准备出仓走出国门的光伏硅片电池检测模组。
作为福建省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福建帝视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其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影像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迅速发展成为行业翘楚。如今,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扎根福清融侨开发区,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产业的示范基地,助力福清人工智能(AI)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这款智能竹条精选机,可精准识别霉斑、黑结、缺边、裂片、虫洞、凹黄等十几种缺陷,检测精准率高达98%。”福建帝视人工智能产业园生产总监卞勇航告诉记者,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赋能工业场所和数智创新,帮助行业更快速、高效、智慧完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据了解,传统的人工分选作业模式,工人每天要在强光下用眼睛识别一根根竹条的数十种缺陷后再做颜色分选,存在工人检测效率低、误检和漏检率高等问题。采用智能竹条精选机分选产品品质能达到99%,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台设备能够替代4名人工。
福建帝视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于2022年6月份开工建设,2024年1月份正式投产,同年7月投用光伏硅片电池检测模组生产线,提升园区在光伏储能领域的产业实力。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福建帝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光学、机械、电气、软件和算法五位一体的新一代产品架构。该架构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也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涵盖新能源光伏制造、竹木加工及农产品生产等多个行业,赋能全球制造型企业智能制造,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助推器。其“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锯竹破竹一体化应用”于2023年列入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据悉,福建帝视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产业园投产以来,已实现年产值1.3亿元,其中竹木矩阵约5000万元,光伏海外市场约8000万。今年,该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全力以赴忙生产、抓品质,确保如期完成各项订单任务,力争年底产值实现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