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前沿融城 >> 正文

“7+N”模式异彩纷呈

——福清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

2018-12-07 15:00:51   来源:福清新闻网  

福清新闻网-福清侨乡报12月7日讯(记者:杨国才)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发展特点,着眼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根据省委办公厅文件部署,福清市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之一。面对这项新课题、新任务,福清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结合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动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打通一切可以打通的环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办到群众家门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近年来,我市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并结合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采取了“7+N”模式,即搭建7大平台,开展N种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理论宣讲:让党的声音家喻户晓

我市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作为政治任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成为引领大福清跨越发展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省级乡村讲师团试点工作和福州市“千军万马”工程,深入开展基层理论宣传“一十百千万”行动,组建成立福清市业余讲师团和福州地区首家乡村讲师团。目前,全市共有各级讲师团42个,宣讲小分队154支,各级讲师832名,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讲网络体系。今年以来,面向基层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传宣讲近2000场,受众16万多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在福清落地生根。

  近年来,我市积极整合全市宣讲人才,实施宣讲名嘴工程,建立不同行业类型的“宣讲名嘴”,以激情广场大家唱、方言相声、小品、闽剧讲理论、方言讲理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讲,涌现出街心公园读报团、劳模宣讲团、关工委宣讲团、律师宣讲团等先进宣讲队伍和王承国、林珍、郑敬平等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目前全市已设立49个基层理论联系点、10个基层理论工作示范点和42个基层读报点,形成了大福清一线课堂、玉融书香大讲坛、求是讲坛、黄檗讲坛等理论宣讲平台品牌,形成了常态化、全覆盖的理论宣讲格局。理论学习形式也不断丰富,充分利用理论在线、微视频、QQ群、闽剧、方言、讲坛等形式,传播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

  一个个宣讲团和宣讲工作者常年扎根基层,创新讲习方法,传递党的声音,基层理论宣讲战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广袤的玉融大地注入了澎湃动力。

  社会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大福清,需要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建设大福清的时代新人,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责任担当。

  我市整合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镇(街)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等,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社会宣传覆盖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具有引领作用。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形式多样、随处可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市民朋友入脑入心,涌现了福耀集团、恒杰塑业、浓妆淡抹等非公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我市持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美德少年”、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让好人好事为福清注入正能量,让福清城乡充满着“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浓浓温情。截至目前,我市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福建省和福州市道德模范6人,获评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5人,获评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9人,获评福清好人40人。

  眼下,福清市公安局各相关派出所联合镇(街)、村(居)干部、平安中队长、平安小队长、党员志愿者等深入开展“万名党员问平安”大走访活动,走村入户宣传平安建设工作,由表及里助力平安“三率”提升,让“平安”成为大福清的一张靓丽名片。不断深入开展的平安宣传、“扫黑除恶”宣传、“法治进校园”“法治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村入户,为百姓构筑起全新防护线,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提高。

  教育服务: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近年来,我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了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参与的保护网,全方位呵护,多举措并施,以优质的教育服务确保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

  我市充分发挥各类学校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各种校外教育场所的作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筑了强大的教育服务平台。

  10月26日晚,福清版“诗词大会”国学大课堂第一季总决赛圆满落幕。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国学大课堂,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品味经典、传承美德,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更让福清的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晚的决赛通过电视直播和微信在线直播,吸引了超过53万人次在线观看,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热播节目。

  近年来,福清积极探索具有福清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在各中小学校普及推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岑兜中心小学把舞龙、纸伞等民俗文化引进校园;前林中心小学建成“戚继光纪念馆”;上迳中心小学组建“门球队”;占阳中心小学设立木工实践活动小组;硋灶中心小学把非遗项目伡鼓舞引入乡村少年宫;高山中心小学成立艺术类活动小组。目前这几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校。

  福清还持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晒家风传家训五彩童心连万家”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精心组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公益巡讲和优秀志愿者故事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就像春雨,不断浸润着全市未成年人的心灵。

  文化服务:增加群众文化获得感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数。我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市有四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镇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或文化中心)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较好成绩顺利通过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终期验收。

  有了完备的硬件设施和平台载体,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一年来,以“文化惠民乐万家”为主线,持续推进“主题文艺下乡巡演”“优秀传统戏剧展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三大系列演出活动235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养。举办“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和民间民俗文化节等公益文化活动200多场,举办“水墨融情海丝梦”全国首届中国画作品展、“融合与拓展”全国名家绘画作品邀请展”、“晴风意蕴”北京画院名家作品展等高层次美术展览12场,还邀请知名作家来融开展“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文化讲座、“当代先锋写作:回望与找寻”主题论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市还挖掘梳理本土文化特色,不断拓展基层宣传文化新阵地。今年春节期间,为期10天的福清海丝文化展示周活动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宗陶斋举行。这是福州第一个以海丝为主题的文化展示周,开展了福清海丝历史文化遗存图片展、福清非遗文化展演、东张窑研讨等活动,为福州市民和前来观光的外地游客献上一场充满浓浓海丝味的文化盛宴。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景观示范村镇和城市社区文化公园建设,实现全市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努力打造“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市2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其中10个站达一级站标准,并在全市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

  有了平台载体,有了示范引领,丰富充实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朋友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科技与科普服务:零距离感知科学乐趣

  快节奏的生活时代里,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为了适应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我市科普工作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让受众随时随地、润物细无声般地接受科学知识。

  我市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页以及科普画廊(宣传栏)滚动快、传播面广等特点,制作电视节目《科普大篷车》及《科普新说》节目在福清电视台综合频道定期播出,今年以来共播出了104期。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科普信息75篇,为各镇(街)征订大型科普挂图和农村科普宣传栏挂图,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科普服务新平台,实现了科普信息的链式传播,让老百姓更易于接受科普教育。

  除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我市还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掀起科普宣传热潮。今年以来,市科协系统共举办科普宣传活动80场次,科技培训125场,科普讲座42场,科普挂图更新6期,咨询服务80场次,现场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次。全市400多个村(社区)全部建成科普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

  此外,我市还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利用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要节点,加强面向群众的生产生活培训指导,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保障、送农资、送信息等服务,着力提升群众致富增收技能。

  唯有一流的科普工作,才会形成一流的科技软实力,才能真正建立起高素质创新大军。福清的科技与科普服务在这场洪流中,让更多的民众体会到科学的乐趣,触摸到科普的温度。

  健身体育服务:健康生活全民动起来

  近年来,福清坚持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抓联动、促提高上,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通过引导市民关注运动、参与健身,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全力打造特色群众体育品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格局。

  全民健身活动在福清已趋常态化,工作做在平时,活动抓在常态。举办了福清市第15届运动会暨2018年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篮球、气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九项联赛2591场,观众人数达20多万人次,初步培育了地方体育赛事品牌,营造了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在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上,以职业赛事促进全民健身。发挥福清籍女排奥运冠军徐云丽、林莉的明星效应,连续两届承办全国女排联赛福建赛区主场,还举办各种级别的群众体育活动,带动全民健身。先后组队参加第四届全国气排球公开赛、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中国门球公开赛(福州站)、福州市农民象棋锦标赛等,带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福清还先后建成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中心示范和试点单位5个、国家级体育公园1个、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个、本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镇(街)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19个、健身路径910条、水泥篮球场438个、城市多功能社区运动场13个、登山道13条。

  此外,福清市还建立健全体育协会组织,成立12个单项体育协会,建成1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297个晨晚练点,8个系统和24个镇街建立老体协分会。其中95%以上行政村建有老体协组织,镇村体协单位会员495个。我市还重视培育民间传统体育队伍,拥有龙狮队、腰鼓队、集体舞等体育运动队伍100多支3000多人,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支队伍常年坚持开展活动,使村民群众乐享健身生活。

  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风尚吹遍融城

  在乡村,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不同程度存在。近两年来,福清全市上下刮起了一股移风易俗之风,破陈规、除陋习、革积弊、改观念、树新风,通过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省钱做慈善,让“福清面子”变成了“福清慈善”。在全市实现行政村“一约一会一队”建设全覆盖,培育了福清市级以上移风易俗示范镇(街)、示范村37个,并重点打造江兜村“乡贤馆”“乡风馆”“乡土馆”和“志愿服务驿站”等示范点。

  此外,在传统节日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挖掘春节之喜庆、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等深厚文化底蕴,使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活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节、情感节、仁爱节;深入开展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亮点纷呈,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庭院”、评选“五好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融洽了人际关系,提升了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开展“发挥融商好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活动,重视发挥乡贤在推进农村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村成立乡贤促进会,建设乡贤馆,通过“争当乡贤,助推发展”来引领良好社会风气。包括利用乡贤的威望和影响,推进“两违”整治、畜禽养殖场整治、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并同步抓好“做慈善”和“树新风”两项工作,营造爱乡建乡的文明新风。今年以来,福清企业家已经累计捐赠慈善资金8700多万元。另外,在今年国庆期间召开的商会交流大会上,乡亲企业家又捐赠了11.9亿资金,形成以“新风”为荣,以“陋习”为耻的良好风尚。

  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库连通”行动在全市打响,福清向污染问题全面宣战。加大治水管水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全民治河、管河、护河意识,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格局,早日实现湖库水系连通,改善提升水系环境,建设美丽福清。

  只要象征性地交上几块钱,老人就可享受“吃饭不用煮、衣服不用洗、保健在身边”的“3+N”服务……随着三山坑边、龙江东南村、石竹霞满村、音西龙溪村等22个农村幸福院相继开始试运营,福清老年人幸福的晚年生活开启了新模式。

  每个幸福院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厨房、餐厅、医务室、休息房、阅览室、健身房等。医务室每周还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等。

  为切实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福清计划建设438个农村幸福院,实现全市100%覆盖。我市今年将打造25个农村幸福院建设试点村,2019年将全面铺开推广。预计到2020年,福清农村幸福院的覆盖率将达70%以上。

  守正创新,凝心聚力。福清,在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试点中,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股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正在步步累积。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