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中心组学习 >> 正文

学习参考资料2010年第二期

(总第21期)

2010-03-01 16:48:39   来源:  

目  录

★  用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2

★  金门:力成“一国两制”的试验区…………………………………3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4

[!--empirenews.page--]

用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

  新华社31 日受权播发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 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文件公布之际,多年从事“三农”工作、参与新世纪以来7个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专访。

  五大类内容

  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二、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7条惠农新政

  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 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6.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8.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9.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11.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12.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1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17.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18.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2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21.积极推进林业改革;22.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3.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24.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25.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26.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

  记者:与以往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有什么不同的背景和考虑?

  陈锡文:今年这个文件主要是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不能就“农”说“农”,要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甚至要和世界经济走势联系起来考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分析解决农业农村问题。

  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决不能出问题。 尽管我国宏观经济比较早地回升向好,但基础仍然不牢,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任务还非常繁重。2010年要在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的条件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家首先意识到,必须把“三农”工作做好,这是最基础的支撑,决不能出问题。

  三是农业农村形势好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要高度警惕。连续6年增产增收后,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今天的这个局面来之不易,农业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大,基础仍然脆弱,应该居安思危,倍加珍惜。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句话含义深刻,如何理解这句话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陈锡文: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改革不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就无法推进,因此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

  这句话的重心在后半部分。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目的。尽管我们连续6年丰收,但根基仍然不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句话: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非常符合现实。这几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这样的好局面,最根本的是政策好,是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但是一旦放松,就很难说。

  要夯实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基础,还包括对“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还没有做好接纳新生代农民工的准备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 增收惠民生、 改革促统筹、 强基增后劲”四句话,明确了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与以往相比,今年这四句话有什么新意?

  陈锡文:有继承,也有发展。稳粮保供给,就是要继续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这个问题必须常抓不懈。

  增收惠民生,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过去6 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在 6% 以上,必须坚决防止农民收入陷入徘徊。

  改革促统筹,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决防止在统筹城乡中忽视和放松“三农”的倾向显现抬头。

  强基增后劲,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基础支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打牢基础,我们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各种传统和非传统挑战。那么,什么是非传统挑战?

  陈锡文:传统挑战好理解,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讲的一些老问题。非传统挑战更多指的是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农业的传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农产品,现在生态、旅游观光、 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凸显。这几年美国、巴西等国搞生物质能源,虽然其总量不超过15% ,但由于资本市场的炒作因素,反过来对农产品市场影响很大。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农民外出后,既不能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回到农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 后、90 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 1.5 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60% 。相对来说,这些人对农业不熟悉,同时,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社会,但从制度到心理到具体措施,我们都还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一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二是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三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日益加大。这种新形势既带来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优势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序言部分提出了五个“把”,非常精辟,您能给我们解读一下吗?

  陈锡文:第一句话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这与胡锦涛总书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一脉相承。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提出这句话正当其时。

  第二句话是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这几年,大家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呼声很高,既有一次分配的调整,也有二次分配的调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是居民收入的差距,更重要的体现在民生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除了在一次分配中增加劳动者收入之外,很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各种办法来改善农村民生。

  第三句话是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去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和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民得到实惠,但同时推动了这些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拉动了内需。只要农民有购买力,农村市场还可以扩大,我们的发展余地宽得很,空间大得很。

  第四句话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和工业企业,农业也有转变发展方式问题,而且任务相当繁重,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耗能水平虽然不太高,但总量惊人。一年消耗 5000 多万吨化肥,那都是煤和油气变过来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对国家整体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第五句话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我国城镇化率还不到 50% ,余地和空间很大;新农村建设需求也很大。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不仅是我们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个着力点,而且是别的国家没有的、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发展优势。只要把握好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这“双轮驱动”就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是中国的特有优势。

  (本文来源:新华社)

[!--empirenews.page--]

金门:力成“一国两制”的试验区

——对话台湾金门县原县长李炷烽

  编者按:

  金门是距离祖国大陆最近的台湾城市,最窄处仅2310米。除了现有的厦金“小三通”航线外,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在两地之间兴建一座“厦金大桥”,进一步缩短厦金两地之间的距离。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金门应该在两岸的互动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

  李炷烽两任金门县长,赴大陆参访交流49次,为全台县长之冠。从你死我活的炮战到和平和解的谈话,他是半个世纪沧桑巨变的亲历者见证者。虽是诸侯角色,但他视野宏大,口才很好,时时被台湾蓝、绿阵营称为“麻辣人物”。

  2009年12月初,在即将卸任县长职位时,他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访问,回答了包括厦金特区、厦金大桥建设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并展望了金门未来的角色和作用。这也是他作为金门的地方官最后一次接受大陆媒体的采访。

  将金门打造成“厦门的后花园”

  《南风窗》:关于“厦金自贸区”,福建方面很积极很想推动,他们有意将这个意想中的“经贸特区”建为“两岸共同市场”的试验区,此事在你的任上有过努力,当初你是怎样的意愿?

  李炷烽:“小三通”走过了9个年头,“大三通”接着上马,两岸重要领导人互访、交流成了常态,这放在两岸历史的时空里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做到了,意即两岸官方在“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思维及前提下,正思索着共盛共荣的可能,而金厦特区或金厦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下的一项政策构想;以金厦特区作为两岸和平试点,既是一种创意、一次历史使命,更是两岸图谋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机会。

  《南风窗》:在这个构想的特区中,金门充当怎样的角色?

  李炷烽:“金厦特区”构建实为双赢之举,金门愿意扮演两岸政策“试验田”的角色,无论是金融、教育、旅游等各项政策,都可以在金门试行后再加以推广。我们不讳言,这是由于难以抵抗厦门乃至大陆的“吸金效应”,希望借地利之便,将金门打造成“厦门的后花园”。而经常往来两岸的台商,则希望金门早日成为两岸间的“自由经济贸易特区”。

  《南风窗》:在促成这个特区的同时,福建还正在进行平潭岛的开发,你听说此事了吗?

  李炷烽:选定金厦作为两岸经贸、和平的试点,非王婆卖瓜,而是基于历史因缘及区位优势发展下的必然。经济特区的划设是中国大陆一项重要的改革成就,而这项成功经验恰是“金厦特区”可行性论证的最佳保证。我当然听说了“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开发的事,这还真令我们忧心。平潭岛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岛屿,在海西战略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权力下,平潭大有取代厦门成为两岸直接对接门户的趋势。但我们相信,危机就是转机;平潭对金门而言,既是警讯,更是激励。为了保持战略高度,我们正委托台湾竞争力论坛的张亚中教授进行“金门国际自由市”规划。

  《南风窗》:给金门重新定位吗?

  李炷烽:我们强调的国际自由市,包含三个概念:第一,享有管理人员进出的自主权。第二,财政与税收的自主权。第三,重大建设的自主权。在这样的基础下,金门自然可以对全球开放自由流通,给予外来投资租税减免等特别支持,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海西经济特区的经济联系,成为海西最自由的运筹中心。

  政治需要诉诸理想性,政策规划更要有前瞻性。我以为,“金门国际自由市”是可超越平潭“两岸共治共管”政策的前瞻战略构想;所有关心金门建设发展的朋友,或许可以以此为引子,凝聚共识,一起努力。

  厦金大桥的阻滞在“行政院”

  《南风窗》:兴建“厦金大桥”,是你竞选时对选民作出的承诺,大桥目前的进展状况如何?你怎么向选民解释?

  李炷烽:建大桥是我竞选县长时给金门百姓的承诺,他们因此而选了我,你说金门的百姓支持建桥吗?当然支持。金门绝大多数百姓都对建设大桥充满了期待,只有少部分金门人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反对,但他们其实也很清楚,金门需要这座桥,需要依靠外部的力量来发展。所以,我一直将“建设厦金大桥”看作是建立“厦金经济生活圈”计划的重要部分,不遗余力地推动。

  作为金门县的县长,从民生来讲,当然是为了金门百姓的生计问题。金门基础设施一直很薄弱,水电和通讯都急需外力的补助,就拿金门的水来说,金门现在的用水有大约一半是靠地下水,但金门又是个岛,如今地下水已经抽用过度,水质变差,面临海水倒灌的危机,就说金门现在重要的支柱产业--金门高粱酒,如果水质持续下降,那未来金门高粱酒的生产都成问题。而如果能够建设厦金大桥,就能通过大桥将大陆的水电引入金门。有了水电等基础资源的保障,金门的经济也才能进一步发展。

  目前,具体的技术评估委托给民间一个桥梁建设机构,海底勘测基本已经完成,县政府也花费了几千万的新台币,依据专业的评估,大桥的走向暂时定在“大嶝、小嶝、五龙山”这条路线。按照这个方案,金厦跨海大桥的长度在8-11.4公里左右,开车只需20分钟。目前此项目在台湾行政单位也进入了评估阶段。

  《南风窗》:据媒体的信息说,马英九多次表达了赞同大桥建设的观点,可“行政院”持回避态度,是这样吗?

  李炷烽:属实吧。金厦大桥的兴建影响金门发展,马英九对此倾向支持,但是,行政院吴敦义院长却直接表明“目前不合时宜”。他认为,若兴建将使台湾和大陆领土“首度接壤”,会引发政治联想。我则以为,避谈兴建金厦大桥是“视野短,格局小”。

  事实上,相关的路线规划、工程评估我们都做过了,也都准备好了,就等“行政院”点头。台湾学者甚至建议我们,发动两岸民间团体集资建桥,放手干吧!因为这绝对是兼利金厦区域繁荣、中华民族和平共荣的首等大事。希望当局真的听进我们的声音,重视金门历史定位与存在的价值,让这座两岸历史之桥早日肇建。

  集两岸制度之长

  《南风窗》:2006年你提出要在金门搞“一国两制”的试验,当初的动因及现在的情况如何?

  李炷烽:试验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可以解开目前台湾法规制度对金门发展的束缚,以特区、特有法令来建构的制度,取两岸制度之长,将金门列为“特殊的行政区”,以利金门发展,为两岸开启另一种互动选项,谋求两岸双赢。

  台湾现正陷于两岸纷争的政治泥淖中,不能统也不能独,试验区或许可以为台湾找一个新的出路,一条“新新中间路线”,这将是两岸在“一中”与“两国”间,重新思索和调整彼此特殊关系的最佳选项。

  事实上,金门自古以来就是试验区,我们过去实施过所谓的战地政务。过去金门到台湾实行出入境管制,金门的物资进出台湾也要管制,金门所使用的货币和台湾也不太一样。我们以前就是在“两制”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会觉得实施“一国两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两岸直接往来,这也是另外一个阶段的一种“一国两制”。

  台湾制度优越的,我们学习台湾制度;大陆制度优越的,我们就学习大陆制度。制度和构想的本身就是要为两岸经贸发展和促进共荣和平,营建一个互利的平台,集两岸政经制度之所长,在金门做试验。

  《南风窗》:真能实现你理想中的“一国两制”,这对金门及金门百姓有何好处?

  李炷烽:假如“一国两制”的试验区能够逐步扩大,对老百姓的生活会有很大帮助。我所说的“一国两制”有我们台湾的制度也需要大陆的配合,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已经开始在做了,只是以前没有把正式的名称提出来而已。现在做的还不是很顺畅,一方面是台湾没有实施的诚意,大陆对我们的了解也有限。所以才又把它提出来,希望两岸的政府了解到一个离岛的处境。金门有地理区位优势,为什么不把这优势加以发挥呢?台湾每年有400多万人去大陆,当局只限定少数人可以从这里进出。让老百姓可以更省钱也更节省时间的方式不进行,舍近求远,我觉得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法律上当然必须慢慢寻求突破,现在的问题就是法律的限制。就像我作为一个县长,和厦门那么接近也有很多来往,但是我每次去,台湾就要对我做很多限制,我觉得这不合理。

  “小三通”改变金门角色

  《南风窗》:金门已由过去“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的“反共前哨”,跃升为两岸交流的急先锋,是不是“小三通”改变了金门的角色?

  李炷烽:50年前,金门是两岸军事对峙的最前沿。那时的金门是连接海峡两岸的一根“军事脐带”。30多年后,金门变成了两岸的“政治脐带”。

  金门自1992年11月7日解除长达半世纪的战地政务管制,经历过风光的旅游产业巅峰期,也面临着经济与产业的转型;2001年1月2日起试办“小三通”,通航9年来,累计进出境人次逾350万人次;2008年6月19日扩大“小三通”后,则面对着“大三通”的冲击。金门可谓命途多舛,但金门一如既往地斗志昂扬,不但未见预期的萎靡,反在县府及金门各界的努力下,争取到庞大的陆客赴台游中转人潮,为金门的文化观光产业注入一股活水。但金门的未来何去何从?已是不容逃避的课题。

  “小三通”的成就正是金门施政成效的重要指标。金门乡亲对“小三通”的观感从“通三小”般的排斥、接纳,到今日还能从其中获取些微经济利益,县府的角色,一路走来,可谓备极艰辛、得来不易。

  《南风窗》:目前两岸“小三通”已经正常化,这对厦金形成共同生活圈有何影响?

  李炷烽:就如马英九所强调的,思考金门问题不能只看眼前,金门发展的愿景,未来金门与厦门这两门将是两岸和解之门、和平之门与合作之门,和平思维就是双赢思维,两岸在这个共同思维之下,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丰收季节。

  我也常讲,金门的未来在大陆,而非台湾。金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经贸与观光,今后经济增长的趋势是由东向西开放,观光人口更指望大陆方面的积极挹注。

  《南风窗》:“小三通”及金门在两岸交流中的特殊地位凸现之后,现在,金门还在规划“大学岛”作为招收大陆学生的“滩头堡”?

  李炷烽:因地理优势,金门县近年提出“大学岛”构想,希望循“小三通”方式,让金门先行招收陆生,并由当地“立委”与教育部门、“陆委会”寻求修法的可能。目前,高雄大学已取得用地,近期动工兴建校舍;铭传大学10年前就在金门布局,以硕士在职专班作为前哨战。

  《南风窗》:你亲历“小三通”的变迁过程,也经历了绿蓝执政的不同态度,你的感想如何?

  李炷烽:当前,两岸政策的主导权仍死死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地方政府虽说有建议权,但多数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蓝绿执政最大的相似处,在于行政官僚总如驼鸟般把头埋在沙子里;马英九团队或许偶尔还愿意探出头来呼口气,看看周遭发生了什么事,地方的需求符不符合它的政党利益;民进党则是打着民粹的旗帜、仇共到底,对金门地方的需求根本不理。在“数人头”的民主体制里,小地方的权益总是最先被漠视的;这是身为金门人的悲哀,也是台湾民主政治的弊病所在。

  《南风窗》:马英九多次表达了对金门发展的关切?

  李炷烽:平心而论,马英九就职后,两岸融冰,国共互动交流已经进展到崭新的历史阶段,我想说的是:“入了洞房,不要忘记媒人。”“小三通”之于两岸“大三通”,乃至两岸重启和谈,均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贡献。金门的发展,有赖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有赖思想的解放,更有赖台湾政党的和解共生。父母不和的家庭的小孩子是很痛苦的,金门的未来发展不应沦为蓝绿意识形态对峙下的替罪羊。

  台湾需要有远见的领导人,更需要思想与政策宽松的管理者。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分配现在的资源,制定未来的政策;前瞻、远见只是领导者必备的要件之一,魄力、执行力才能真正带领台湾走出去,迈向大中华和平共荣的新世纪。

  《南风窗》:当了8年县长,如何自评?

  李炷烽:我在竞选连任第四届金门县长时即宣示,这是最后一战,将来不会再从事任何公职竞选。从事公共事务这么多年来,这样的宣示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个人对当前选举风气恶质、政府体制僵化、行政效率不彰的失落和不满。过去8年来,“小三通”已经渐成气候,但还没有造成具体的深化效益;假若10年后,金门完全发展起来,大家追本溯源,还有人有那个情感与记忆,记得我个人8年来涓滴的努力,我的工作就已经很有价值和成就了。

  有媒体以“两岸关系发展的先锋”评价我,我认为是过誉了。所有的成就应该归于群体,个人只求尽其在我。只要对努力的目标已经尽了全力,也就俯仰无愧、不枉春秋了,下台后自然也能放下得失心,云淡风轻、自然惬意地过健康的生活。

  (本文来源:《南风窗 》)

[!--empirenews.page--]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

  中共十七大文件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近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进而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前后对比,党的文献在“中国化”、“大众化”之间增加了“时代化”,这是有重大内涵和深远意义的。这“三化”的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的。

  对这个问题,当今理论界已发表有不同看法。《求是》2009第23期刊出署名秋石的《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关键”、“大众化是基础”,给人以启发;然而这未必是很准确的表述。因为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化既是核心,又是关键和基础,而大众化也可以说既是基础,又是关键(如果缺少亿万被马克思主义武装或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还有同志强调: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互相独立,彼此并列,“中国化是解决内容问题,时代化是解决现实问题,大众化是解决表现形式问题”。这样就把“三化”割裂开来,没有看到“三化”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

  我认为时代化是总体,中国化是本体,大众化是主体;这“三体”形成三位一体,最终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体。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总体

  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今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从总体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大思想家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简称为“人的解放学”。要实现“人的解放”,这是马克思在1843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早就明确提出了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蒸汽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20世纪初世界发展到电气化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长期以来战争与革命一直是时代主题。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信息化的更新更高阶段。邓小平敏锐地观察到世界局势与时代主题的重大变化,于1985年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就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起党的文献就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依然强调:“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认清时代主题与时代潮流已经由以往战争、革命与对抗转变为当今和平、发展与合作,这对于如何实现人类的普遍解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前提条件和总体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本体

  这是表明我们中国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本目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我国实际相结合,寻求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方案。从上个世纪20-70年代,当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与时代潮流,我们党顺应时代主题与时代潮流,长期坚持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创建了新中国。建国后还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抗法抗美援越战争以及其他保家卫国的战争。在国内和平建设中我们长期犯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多少也受当时时代潮流的影响,这也与我们不善于区分国际与国内形势和任务有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顺应当今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我们党及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和政治基础,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和活力源泉,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迄今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不仅在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而且在国际上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做出了独特的重要的贡献,赢得了举世的公认和高度的赞扬。越来越丰富的实践证明,在当今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主导下全球一体化、全球一村化的新时代,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各国之间都必须而且可能超越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通过国际合作协商、磨合妥协求得善治,协力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样对于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直接的推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主体

  这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事业,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坚强领导,而且更需要十几亿人民群众群策群力,组成强大的行动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经常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党的基本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向人民大众广为宣传、灌输,尽力提高大众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这样才能极大地增强大众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个世纪30-4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书曾经先后发行了32版,促使广大中学生、大学生投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投奔延安和各个革命根据地。蒋介石不得不哀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防线。”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连续多年陆续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广受群众热烈欢迎,争相购买传阅。这就印证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何等的迫切重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的成就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日益提高觉悟的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力行、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巧干创造出来的。这是当今连美国的有识人士都看得出来并且给予高度称赞的。例如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周刊在今年12月中旬出版的这一期所公布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名单中,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高居榜首,而名列第二的却更为引人注目、更令人深感惊奇,那就是“中国工人”群体。这家杂志这样说:“在中国有一个说法叫‘保八’,即保持8%的年经济增长率,因为官员认为这对保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年前,许多人认为,在2009年达到这一数字是幻想。可是中国做到了,而且今年它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也刺激了其他所有国家的经济。”《时代》周刊惊叹:“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的辛苦劳动才让世界经济渡过难关。”我们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广大工人带领之下,还有农民以及各条战线各族人民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从以上简要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是有内在紧密联系和互动作用的。“中国化”必须符合“时代化”的主题要求,必须依靠“大众化”来完满实现;“时代化”必须通过“中国化”来落实贯彻,必须取得“大众化”的认同才能真正付诸实现;“大众化”必须认清“中国化”的奋斗目标,必须认清“时代化”的主题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其决定性的作用。本体、总体和主体,三者既各有内涵,各有定位,又互相关联,融为一体。三者之间互通、互补、互动、互进,必能促使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和平崛起,腾飞世界,协和万邦,造福人类。

(本文来源:《 学习时报网》)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