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中心组学习 >> 正文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专题辅导讲座

2011-03-23 09:36:26   来源:  

时间:310日(星期四)晚730

地点:人民会堂

参加对象:市委学习中心组成员、24镇街主要领导、市直跟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培林

主持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陈惠

授课提纲:

什么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1、国家与社会的理论框架:公共管理;

2、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理论框架:社会治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理论框架:社会管理。

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

1、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2、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过大;

3、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

4、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

一、就业与劳动关系

1、城镇登记失业率:2007年为4.0%2008年为4.2% 2009年为4.3%2010年为4.1%。是近年来失业率的较高水平。

2、实际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0多万,加上尚未找到工作进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有2000多万人。

3、新增就业岗位:201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近1200万人。

二、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
1、人均GDP4000美元(2010年左右)

2、城市化水平接近50%(201048%左右)

3、二、三产业从业者比重近70%( 201062%左右)

4、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025)

5、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接近30%

6、我国消费的第三波到来

为何消费不振?

1985-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从52%下降到35.4%。美国居民消费率70%,日本65%。美国3亿人一年消费约十万亿美元商品,欧盟15国消费九万亿美元,中国13亿人只消费一万亿美元商品。1990-2008年,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85%下降到72.7%。1991年至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储蓄存款的比例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由 1991年的1.02下降到2008年的0.50,下降了一半多。

钱到哪里去了?

1.国家有钱:1994-2010年,税收总量从5000多亿元增加到7.3万多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政府支出占最终总消费支出的比重,80年代为21.6%,90年代为24.2%,现在是约27%。

2.老百姓似乎也有钱:1994-2009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万多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相当3/4强的当年GDP

收入分配和社会认同

根据国际比较,我国城乡居民社会经济地位认同出现普遍偏下的情况。 中层认同群体的比重,不但低于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三、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

四、社会保障与社会改革

1、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的关系

2、制度碎片化与全国统筹的矛盾

3、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福利刚性增长的矛盾

4、养老与就业矛盾

五、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

六、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