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中心组学习 >> 正文

学习参考资料2011年第二期

2011-03-23 09:38:49   来源:  

  2010年3月4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

  目  录

  【讲话摘要】

  ……………………………………………………………   2

  【评论解读】

  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德新任务……………………   3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抓突出问题………………………   6

  总书记重视“虚拟社会”,如何实现扎实管理?………  11

  胡锦涛提出社会管理的三个“最大限度”深意何在?   14

  中国的社会管理创新走向………………………………  17

  【讲话摘要】

  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评论解读】

  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仍难以适应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一些重大变化的挑战。一是阶层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利益分化较小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已经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整合和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相处的秩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先后有2亿多农民离开耕作的土地和生活的村庄,转变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而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过上不同于父辈的生活。如何使转变了职业的农民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新生活,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大挑战。三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分配不公现象引起群众不满。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四是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几千年来家庭代际的金字塔结构,在城市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开始出现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社会流动的加强和代际关系的转变使城乡家庭小型化、居住人少化趋势明显,很多过去可以由家庭和代际帮助解决的问题如养老、单亲抚养、疾病照顾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任务。

  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的推进,作为传统管理体制基础的“单位组织”把社会问题解决在基层的能力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则彻底解体;另一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流动加快,改革开放后大量新产生的就业组织大都采取了“非单位”的管理体制。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5%左右。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加大了治理的成本,自上而下社会事务的落实和自下而上社会问题的解决受到阻碍。同时,基层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需要进行新的探索,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的新路。

  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着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获得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约束、监督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规范系统还不完善;社会生活和生产行为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但适应这种复杂性的社会管理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等。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软件建设。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完善与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和路径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体制是政府承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控制,社会运行成为政府运行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或社会运行行政化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组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弱化,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单位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基础,同时强调在改革中剥离单位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以及某种程度的市场化)。但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在一段时间里仍然习惯于以行政化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这样,一方面国家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时努力把组织社会生活的职能转移给社会,而另一方面社会却因为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延续而不能有效地自我发展和组织起来,难以承接这种职能转移。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从宏观上说,这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科学认识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般而言,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更不能相互替代。因此,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就包含着两个基本目标,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快社会的自我发育,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会自我管理的范围。鉴于目前我国社会的发育和发展明显滞后的现实状况,第二个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社会领域的发展必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不仅仅是相对于国家和政府的民间社会组织。推动社会领域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事务,是公民个人、家庭、基层自治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所不能办理的公共社会事务,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必须依靠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予以办理。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公民权利、协调社会利益、回应社会诉求、规范社区自治、监管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以及应对社会危机等。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促成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从而构建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环境。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法规和社会政策。要不断完善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法规体系,制定各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这四个方面构成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逻辑和路径。为了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一切与此相矛盾或背离的现行社会管理制度都应被纳入改革和完善之列。目前,尤其需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

  大力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以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为主体的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是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现代社会,形成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努力降低社会管理的行政成本和总成本,已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面临的问题是,社会自我发展空间仍然较小,相对于强大的国家和市场而言,社会还处于弱势地位,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甚至难以有效承接经济组织在改革中剥离出来的以及国家相对退出后留下的社会管理职能。因此,要大力发展和培育我国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社会管理的资源保障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来满足社会管理资源投入的需求,现在的关键是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动员,以及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培育发展。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国家公共资源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入,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财力资源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公共资源一直呈增长趋势,但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来看,我国公共资源的投入仍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财政社会净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实际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联邦)政府直接承担着广泛的社会服务供给职责。这也是避免出现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化的重要条件。二是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社会事务公共资源配置体制。进一步完善1994年以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为社会政策提供资金配套,减少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三是推动公共资源社会投入配置重心向下。注重充实基层财政,有效提高基层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并把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管理的社会资源投入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各种机构的内部社会管理投入,如作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组成部分的企业社会投入;二是各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投入,这些组织在启动以后也部分地通过非营利的有偿服务来实现自我维持和发展;三是各种形式的社会捐赠,包括慈善捐助。比较起来,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主要还是国家财政投入,社会资源投入比较有限。例如,2009年我国慈善捐助总额为509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0.17%、财政总收入的0.75%。而同期美国社会慈善捐款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总量的约2%、财政总收入的约10%。因此,完善有利于慈善捐助健康发展的税收制度和慈善组织制度,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社会管理,形成参与社会管理的宏大志愿者队伍,是我国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力培育发展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社会管理人力资源。职业化社会管理人力资源,是指就业于社会管理各职业领域的人才队伍,主要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公办社会事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基层社区自治组织以及非营利民间社会组织。目前,我国在这些机构从业的职业化社会管理人员总量估计在4000万人以上,他们是职业化社会管理人力资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化社会管理人力资源,则是指以各种非职业方式参与社会管理的人员,具有代表性的是各种志愿者队伍。目前,志愿者队伍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化的社会管理人力资源并不仅仅限于志愿者队伍。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社会冲突矛盾的化解,公民素质的提升,新型社会规范的形成,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以及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监督,需要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专业化社会管理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也包括职业社会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职业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实现专业化,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常规教育体系培养,二是大力加强相关培训。

  (本文作者: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抓突出问题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既是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亦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长远之策;是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这些任务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呈现交织互动、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全面认识、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环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解决好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是实际工作中不足方面的集中反映。之所以“突出”,是因为相比其他种种问题,它更能揭示现实矛盾的要害所在,更代表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无论是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有待完善,还是工作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抑或管理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导致群众对社会管理产生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政府转变职能,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障碍。

  抓住突出问题,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积极回应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准确把握、有效解决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在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人的需求来做工作办实事,面对各种矛盾和难题,就不愁找不到破解的办法、根治的良方。

  既然是突出问题,其产生和发展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解决起来难度肯定不小。能否敢于直面、善于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对管理者胆识、智慧和执行能力的综合检验。只有在主观上克服畏难情绪、直面难题,客观上积极作为、善于作为,把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难题当作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动力,把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本文来源:新华网)

  总书记重视“虚拟社会”,如何实现扎实管理?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1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对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在第七点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人民网)

  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和利用,总书记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就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但这次不同,总书记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社会管理,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互联网媒体建设、管理、应用的重视。

  这些年,网络成了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网络也成为改进政府工作、改变干部作风的重要学习教育阵地,成为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利益保障权的重要场所,更成为各级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重要的信息渠道,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但同时,网络也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某些人依托网络广泛传播色情、暴力信息;某些人利用网络辐射面广的特点进行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某些人利用网络隐蔽性强的特点对公民个人隐私进行泄露;还有青少年长时间沉迷网络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等等。

  事实说明,网络是把双刃剑,总书记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讲话显得格外重要,虚拟社会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需要面对的迫切课题。笔者以为,实现对虚拟社会的扎实管理要思考以下几点:

  一、要从思想行为上迅速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现在地方一些官员还没有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县级领导干部惧怕网络,要知道,网络已经深入渗透进我们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已经是一个现实了,回避解决不了问题,惧怕网络只能说明领导干部工作没有干好,应对网络的素质水平没有提高。只有思想行为迅速适应网络发展,积极改进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否则政府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局面。记得,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对广大网民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官员要从思想行为上迅速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如果思想行动上不适应,仍然惧怕“触网”,网络信息、管理水平、舆论引导也就无从谈起。

  二、要促进政府与网络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与网络媒体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现在大多数网络媒体属于企业行为,企业要发展,创新很关键,包括人民日报下属事业单位人民网也都改制了,将来也必然会有更多的网络媒体走企业化管理,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因此,笔者以为,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服务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政府与网络媒体良好合作关系,政府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获取民意,而互联网为公共舆论提供平台,扩大自身在市场的分量。政府和网络媒体建立良好关系,通过畅通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政府和网络媒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促进网络媒体的自身发展,同时,又能更有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促进网民理性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舆论引导。

  三、要健全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的机制。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高不高,体现在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的机制健全不健全。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制度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机制健全,虚拟社会管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和思想意识,都促使政府传统管理需要重新定义。我们通过一些沸腾的网络事件中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管理虚拟社会,越压越躲,事件就越描越黑,民声也越沸腾,事件闹的越大。因此,笔者以为,对于虚拟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法律规范、道德提倡、行业自律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找到管理好虚拟社会的切入点,切入点就在于健全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的机制。网络舆情是指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政府就要从网络舆情入手,政府理当积极收集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快速了解网民的诉求,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主动邀请权威媒体对事件真伪实事求是地报道、评论,发布权威消息,起到释疑解惑作用。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还要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常态。常态靠的是机制,有机制则遇事不忙,遇事不乱,能事半功倍地管理好虚拟社会。

  以上三点,只是针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而言,事实上,提高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扎实管理好虚拟社会,远远不能停止在以上三点。虚拟社会涉及面很广,有青少年网络行为保护,有公民的虚拟财产保护、网络产品质量监管等等,各级地方政府领导要带好头,做好表率,促使相关职能部门都从自身实际出发,创新管理理念,提出相应管理对策。只有人人负起责任,虚拟社会才可以扎实管理好。

  胡锦涛提出社会管理的三个“最大限度”深意何在?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1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人民网 2月19日)

  胡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是总书记提出的“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给我们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指明了方向,激发了热情,增添了动力。因此,我们在努力践行的同时,更需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各级党组织要把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超前做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带着真心与真情,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到细心又耐心,万不可大而化之和简单处之,多做化解群众矛盾的工作,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真心跟党走,让人民群众与我们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有了这样的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党群干群关系,什么问题也难不倒我们,什么困难也吓不倒我们。

  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氛围。今年是我们党迎来九十华诞的喜庆日子,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认真展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鼓舞全党同志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当前一个重要而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统一思想,去浊扬清,树立正气,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胡锦涛同志最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全党的智慧都集中起来为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献计出力,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

  要切实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我们要依法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要严格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此,我们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敏感性、超前性和预见性,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认真做好理顺群众情绪的工作,要认真做好化解各种复杂矛盾的工作。凡事都要以人为本,凡事都要打有准备之仗,凡事都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凡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等重要的位置,凡事都要考虑到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有了这样虔诚的态度和思想认识的高度,我们才能做到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才不至于一拍脑袋、违背客观、胡思乱想、脱离群众。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时刻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那些“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才不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

  学习无止境,探索无止境,创新无止境。眼下,我们要把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与正在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力求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上有大的作为。我们说,有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主动上门,不主动协调,不主动沟通,不去最大限度的达成共识。我们倡导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推动科学发展为重,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旨在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旨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旨在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社会管理创新走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管理应当适应形势与任务的变化进行理念、体制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社会管理向度由线性向互动的转变、社会管理服务由垄断向竞争的转变、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由一维向多维的转变。

  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在中国,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元核心地位比较突出,政府的管理活动实际上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活的全面组织者、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以及社会稳定的强力维护者。利益结构单一、社会资源匮乏以及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政府全面的社会管理对于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政府对社会的全面介入导致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得不到完全发展,公民社会和社会自治发展缓慢。其次,政府在全面履行社会管理权以及公共产品供给权的同时,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为权力寻租和腐败滋生提供了便利。

  面对这种困境,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首先,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适应多元的社会现实,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其次,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可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再次,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也有助于缓解政府压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宏观调控领域。当然,必须明确的是由于我国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尚不完善,因此,在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引导作用。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明确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责任,对于一些涉及社会公平、民生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领域,比如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环境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不但不能退出,而且要加强投入与管理,否则会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降低。其次,政府应该积极培育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制度环境,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员培训等方式,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再次,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开辟多种渠道,调动、吸引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最后,加强政府对多元主体的管理和监督。当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物品提供从政府转移到非政府组织的同时,政府必须肩负起相应的管理和监督职责,保证多元主体间的依法、有序、高效的良性互动。

  社会管理向度由线性向联动、互动的转变

  现代社会管理不再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权威,通过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物进行线性管理。它强调的是管理主体多中心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过程协作化的多元互动的新型公共治理模式。

  在当代中国,传统的线性社会管理模式面临着一些难以克服的挑战。首先,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多元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的利益和价值迅速多元化,社会进入了矛盾的凸显期。一方面许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另一方面仍有大量问题尚未显现。这种社会状态对传统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既要处理好向多元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复杂的、紧迫的社会问题,又要能够将潜在的问题消除于未然或者减小其爆发的破坏性。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面对这些问题逐渐力不从心,社会发展要求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其次,随着社会事务的迅速增多,处于中心地位的政府规模迅速膨胀,社会管理成本剧增,社会管理效率低下。面对上述问题,实现社会管理向度由线性向互动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

  在社会管理由线性向互动的转型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将“信任”融入社会管理过程。政府应该转变观念,抛弃“政府中心”的传统观念。政府应该对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前景报以信心,承认、保护和促进自主性社会的形成,努力构建多元主体间的伙伴关系。其次,明确互动主体的责任。明确的责任制是建设互动型伙伴关系的基础和保证。传统的政府社会管理中的责任是线性的,行政人员仅需要向上级和政治官员负责,责任的界定相对容易。而互动性伙伴关系中包括多种主体间的复杂关系,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只能导致相互间的推诿扯皮,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构筑相应的法规范和制度,明确界定各类主体的职能范围,建立多元主体之间持续、互动、共赢的伙伴关系。总而言之,信任和责任是构筑多元主体间的两个方面,“信任”是基础和动力,“责任”是保障。

  与此同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了解社情民意,真正明白社会需要什么和什么样的服务,在诸多社会管理领域和管理程序与环节,努力形成互动关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及时化解、消除社会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社会管理服务由垄断向竞争的转变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是最习惯于采取垄断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的,它常常把竞争看作一种浪费和重复……竞争往往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变得困难”。政府垄断的方式可以保证广覆盖、均等化、低水平的社会服务,但同时也消除了公共服务机构之间进行竞争的动力和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竞争被逐步引入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竞争机制尚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营利性公共领域”竞争机制缺乏。政府垄断了部分营利性较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由于缺乏竞争压力与风险,政府一方面没有动力建立成本核算、过程监督与绩效管理体系,造成冗员过多、成本过高、缺乏创新的局面;另一方面忽视公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社会管理服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质量低下。其次,投入较多、营利性较差的“强公共领域”的竞争失序。由于营利性公共领域缺乏政府的物质支持和政策规范,导致了公共领域内赤裸裸的逐利现象,强势社会服务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勾结,压榨普通公众。社会管理服务领域的垄断和竞争失序,造成了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差、效率低、公众不满意的局面。因此,完善中国社会管理体系的过程不仅仅是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过程,而且要更加注重政府的“补缺位”,发挥政府在规范和引导竞争方面的作用。

  考虑到上述情况,我国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竞争机制时,不能照搬西方的现成经验,而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中的竞争模式。首先,“补缺位”,完善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体系,为社会管理领域的良性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发展,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职能严重缺失,一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供给中存在竞争混乱、两级分化、质量低下的局面。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规范公共服务的竞争秩序。其次,在市场准入环节,政府应该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进行项目合作。再次,在市场监管环节,政府应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一方面,政府与企业都应依据法定的合同来确保合作双方履行各自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政府须制定完善的绩效评估标准、技术标准、价格标准等,迫使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原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应该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弊端,即市场竞争的利益取向、效率取向和工具取向,可能导致对公平、和谐等价值被破坏,过分强调政府的“退出”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在一些公共性较强的领域引入竞争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和确保弱势群体的利益,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由一维向多维的转变

  对当代中国社会管理而言,绩效评估的导向功能,有助于推动、引导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转变,进而有利于建设高效、透明和负责任的社会管理体制。近年来,中国许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借鉴西方绩效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绩效评估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社会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一维倾向严重。因此,应该反思和借鉴西方绩效评估的经验,促进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由一维向多维的转变。

  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绩效评估指标多维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该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相一致,改变绩效进行评估过程中的“唯GDP”的“政绩”模式,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即:发展与秩序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服务产出与社会满意度兼顾,当前显性政绩与未来发展潜力兼顾,量的指标和质的指标兼顾。其次,绩效评估主体多维化,形成各个评估主体功能互补、相互制约的绩效评估体系。一是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并举,政府自身的评估与党的评估、人大的评估、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估相结合,弥补政府内部评估的片面性;二是重视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作为管理对象的社会和公众对政府社会管理服务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此,应该将社会和公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公共管理机构绩效的全面性、综合性重要标尺;三是建立和扶持专业的非政府评估机构,如独立的调查机构、大学的研究机构、媒体的评估机构等,这些机构因其独立性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相对客观,并且因其专业性可以保证评估程序和结果的科学性。再次,多维度地看待绩效评估。一方面,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监督作用,客观的看待评估所展现的积极效果和暴露的问题,根据相关的规定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并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作用,通过评估建立有序、透明的竞争机制,激发工作活力,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绩效评估的先天缺陷。由于绩效评估的“结果导向”、“效率导向”和“工具导向”,可能会忽视组织员工价值和尊严,进而导致“绩效评估失灵”,因此采用绩效管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参与式管理、人性化管理等方式,全方位地激励员工,鼓励其通过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此同时,应当强化对所有社会管理领域以及社会管理主体的社会管理绩效的评估,防止出现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空白点。(本文来源:学习时报)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